【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原诗注释翻译赏析】一、
唐代诗人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一首描写秋日登高抒怀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感慨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本文将从原诗入手,进行注释、翻译和赏析,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关键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作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作者 | 李白(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李白在秋天登上宣城(今安徽宣州)的谢朓北楼,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
原文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注释 | - 江城:指宣城。 - 如画里:形容景色如画。 - 山晚:傍晚时分的山景。 - 两水:指宛溪和句溪两条河流。 - 明镜:比喻水面清澈如镜。 - 双桥:指宛溪上的凤凰桥和济川桥。 - 彩虹:形容桥的倒影。 - 人烟:人间烟火。 - 寒橘柚:橘柚因秋寒而显得冷清。 - 老梧桐:梧桐叶黄,象征秋意深浓。 - 谢公:谢朓,南朝著名诗人,曾任宣城太守,李白常怀古思人。 |
翻译 | 在这如画的江城中,我远望晴朗的天空。 两条河流夹着明亮的水面,双桥倒映如彩虹。 人间烟火在寒风中显得冷清,秋色使梧桐枯黄。 有谁会在北楼上,迎风怀念谢朓先生呢? |
赏析 | 本诗通过对宣城秋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谢朓的深切怀念。诗中“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一句,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水桥相映的美丽画面,极具画面感。后两句则转入对人生的沉思,表达出一种孤寂与怀旧之情。 |
三、结语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佳作,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写景能力,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盛唐时期的自然之美,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