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汹汹的意思】“气势汹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态度强硬,通常带有威胁或压迫的意味。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在面对他人时表现出强烈的愤怒或敌意,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一、
“气势汹汹”原意是指气势非常猛烈、凶猛,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情绪激动、态度强硬,常带有威胁或攻击性。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说话或行动中表现出的强势和不耐烦,有时也暗示其内心可能有不安或恐惧,但表面上却表现得非常强硬。
该成语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尤其在描写人物性格、冲突场景或情绪表达时较为常见。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其含义。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气势汹汹 |
拼音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近义词 | 咄咄逼人、怒气冲冲、盛气凌人 |
反义词 | 温文尔雅、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
用法 | 形容人态度强硬、情绪激动,常带威胁性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言辞激烈,气势汹汹。” |
例句 | 他一进门就气势汹汹地质问我们是谁干的。 |
含义 | 表示情绪激动、态度强硬,带有攻击性或威胁感 |
使用场合 | 日常交流、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 |
三、注意事项
- “气势汹汹”虽然强调的是外在表现,但也可能反映出内在的情绪波动。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此词需注意语气,避免显得过于咄咄逼人。
- 与“气势磅礴”不同,“气势汹汹”更偏向负面情绪,而“气势磅礴”则多用于形容壮丽、宏伟的景象或精神状态。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气势汹汹”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