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衣敝衣以耕原文及翻译】一、
《曾子衣敝衣以耕》是一则出自《韩诗外传》的古代典故,讲述的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曾子在贫困中仍坚持操守、勤于耕作的故事。故事通过曾子穿着破旧衣服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常被用于教育后人要重视品德修养,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本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曾子衣敝衣以耕 |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去耕田 |
齐王使使者往聘之 | 齐王派使者前去聘请他 |
曾子辞曰:“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易一身之养。” | 曾子推辞说:“我听说,君子不会因为天下的富贵而放弃自己的一身修养。” |
使者曰:“先生何不仕乎?” | 使者问:“先生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呢?” |
曾子曰:“吾闻之,君子不以利害义。” | 曾子回答:“我听说,君子不会因为利益而损害道义。” |
使者曰:“然则先生之志,欲为天下乎?” | 使者说:“那么先生的心愿,是想为天下效力吗?” |
曾子曰:“吾闻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曾子说:“我听说,君子注重根本,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产生了。” |
三、总结分析
这段文字虽然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体现出曾子对个人操守和道德原则的高度重视。他拒绝出仕并非出于懒惰或清高,而是基于对“义”与“本”的深刻理解。这种精神不仅在古代受到推崇,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此故事,我们可以看到:
- 品德重于功名:曾子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因功名而失去自我。
- 修身先于治世:他强调“务本”,即先修好自身,才能谈得上治国平天下。
- 淡泊名利:面对齐王的邀请,他表现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四、结语
《曾子衣敝衣以耕》不仅是对曾子个人品格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修养和道德底线。正如古人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正是曾子精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