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子路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围绕孔子与弟子子路之间的对话展开,体现了孔子对道德、礼仪、治国等方面的看法。
以下是对《论语·子路篇》的原文及翻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
《子路篇》共23章,内容涉及孔子对政治、教育、个人修养、仁义等方面的论述。子路作为孔子的学生,常常提出疑问或表达观点,孔子则通过回答和引导,传达其思想理念。本篇强调“正名”、“礼治”、“为政以德”等核心思想,反映了儒家关于社会治理和个人品德的基本主张。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章号 | 原文 | 翻译 |
1 |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 子路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要勤劳,然后让百姓去劳作。” |
2 | 曰:“如斯而已乎?” | 子路问:“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
3 | 曰:“无倦。” | 孔子说:“不要疲倦。” |
4 |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子路说:“我愿意把车马、衣物和朋友共享,即使破旧也不后悔。” |
5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德之人,不会为了保全性命而损害仁德,而是宁愿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 |
6 |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 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恭敬。” |
7 | 曰:“如斯而已乎?” | 子路问:“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
8 | 曰:“修己以安人。” |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他人安定。” |
9 | 曰:“如斯而已乎?” | 子路问:“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
10 | 曰:“修己以安百姓。” |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百姓安宁。” |
11 | 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 君子能够和谐相处,但不盲从;能团结众人,但不结党营私。 |
12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孔子说:“如果我的道路无法推行,我就乘着木筏到海上去。” |
13 | 从者曰:“子之迂也!奚其不自利?” | 随从的人说:“先生太迂腐了!为什么不为自己谋利呢?” |
14 |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孔子说:“君子在困顿中也能坚持操守,小人一旦困顿就会胡作非为。” |
15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
16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 |
17 |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会成为祸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是盗贼。” |
18 | 子路问:“何为君子?” | 子路问:“什么是君子?” |
19 |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孔子说:“内心反省没有愧疚,还有什么可忧虑和害怕的呢?” |
20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 子路说:“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
21 |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孔子说:“让年长的人安乐,让朋友信任我,让年轻人怀念我。” |
22 | 子路曰:“吾与点也!” | 子路说:“我赞同曾点的观点。” |
23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
三、总结
《子路篇》不仅展现了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通过子路与孔子的对话,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以仁为本、以礼为纲、以义为行。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实践。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了《论语·子路篇》的原文与现代翻译,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