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啥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听到“被执行人”这个词汇,尤其是在涉及法律纠纷、债务问题或法院判决后。很多人对“被执行人”并不了解,甚至误以为是某种“黑名单”或“失信人”。其实,“被执行人”是一个法律术语,有明确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下面我们将从定义、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后,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但其未按法律规定履行相关义务,因此被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不履行法院判决”的人。
二、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项目 | 被执行人 | 失信被执行人 |
定义 | 未履行法院判决的当事人 | 未履行法院判决且存在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 |
法律依据 | 民事诉讼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规定 |
后果 | 可能被限制高消费、冻结财产等 | 除上述外,还可能被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 |
名单公布 | 由法院决定是否公开 | 必须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三、被执行人有哪些影响?
1. 限制高消费:如不能进行高额消费、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或高铁等。
2. 财产冻结: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可能被法院查封或冻结。
3. 影响信用记录:如果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4. 司法拘留或罚款:严重情况下,可能被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四、如何查询是否为被执行人?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http://shixin.court.gov.cn/)
- 地方各级法院官网
- 第三方信用平台(如天眼查、企查查等)
五、被执行人可以解除吗?
可以,但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履行全部判决义务;
-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
- 经法院审查确认符合解除条件。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未履行法院判决的当事人 |
特点 | 未履行义务、可能被限制消费、财产冻结等 |
区别 | 与“失信被执行人”不同,后者更严重 |
影响 | 限制高消费、影响信用、财产受限等 |
查询方式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法院官网等 |
解除条件 | 履行义务、达成和解、法院批准 |
总之,“被执行人”是法律程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解它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法律问题时更加理性应对。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他人被列为被执行人,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