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一组五言诗,共五首,其中第二首《归园田居·其二》描写的是诗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与内心感受。
一、原文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二、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他对简朴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远离。他通过描写自己与邻里之间的简单交往,表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诗中也透露出他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自然变化的担忧。
三、诗歌结构分析表
诗句 | 解释 | 情感/主题 |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 野外很少有人来往,偏僻的小巷也很少有车马经过。 | 表现出诗人远离尘嚣、独处乡野的生活环境。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 白天关上柴门,屋内空荡,没有尘世的杂念。 | 描写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 | 偶尔有村里的邻居,一起在草地上走动。 | 展现诗人与乡邻的亲近关系。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 相见时不说其他,只谈论桑麻的生长情况。 | 表达诗人与邻里之间朴实无华的交流方式。 |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 桑麻一天天长大,我的土地也一天天扩大。 | 反映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投入与收获。 |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常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会像草木一样凋零。 | 表达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忧虑与无奈。 |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朴素自然:全诗用词简洁,贴近生活,体现出陶渊明“质朴自然”的创作风格。
2.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3. 意境深远:诗中虽无华丽辞藻,却能引发读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五、结语
《归园田居·其二》不仅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理想人格的体现。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