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慎微什么意思】“谨小慎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或带来不良后果。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处理事情时态度过于保守、不敢大胆尝试,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做事过分小心,顾虑太多,不敢放手去做 | 《后汉书·王符传》 | 形容人做事过于谨慎,缺乏魄力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瞻前顾后 |
反义词 | 大胆果断、勇往直前、敢作敢为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场合 | 他在会议上总是谨小慎微,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 |
日常生活 | 妈妈做事一向谨小慎微,连买菜都要比价好几遍。 |
领导风格 | 有些领导做事谨小慎微,导致团队发展缓慢。 |
四、总结
“谨小慎微”强调的是对细节的极度关注和对风险的过度防范。虽然这种态度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避免错误,但若过度使用,则可能限制个人或团队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把握“谨慎”与“果断”的平衡。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使用技巧,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