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指的是谁】“龙城飞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常用于形容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将领。这一词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
一、
“龙城飞将”是一个历史与文学结合的称谓,最初指西汉名将李广。他在边疆长期戍守,以勇猛善战著称,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后世文人常借“龙城飞将”来赞美忠勇之士或有杰出军事才能的人。
在现代语境中,“龙城飞将”也常被用来比喻具有非凡能力、关键时刻能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象征着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王昌龄《出塞》诗 |
原意 | 指西汉名将李广 |
别称 | “飞将军” |
特点 | 勇猛善战、威震边疆 |
典故来源 | 李广在边疆抵御匈奴,匈奴闻风丧胆 |
后世意义 | 象征英勇、忠诚、担当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赞美有杰出贡献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 |
三、结语
“龙城飞将”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称号,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正义力量的追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龙城飞将”的精神依然激励着人们勇敢前行,守护和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