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12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金钗之年。
2、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3、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4、舞勺之年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
5、期间学习勺舞。
6、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7、扩展资料古代人在年龄的称呼上特别讲究。
8、比如豆蔻年华、弱冠之年、杖朝之年等等,都是形容人的年龄。
9、除此之外,古代人的年龄称呼上还划分了男女。
10、比如前边提到的“豆蔻年华”一般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之年”则用来指代男子二十岁的年纪。
11、而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
12、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要带钗,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
13、 金钗之年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14、”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职称的鞋子。
15、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
16、因此,女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打扮自己,以求能嫁得如意郎君。
1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钗之年12岁的年龄的在古代称为总角,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18、而女孩十二岁在古代又叫金钗之年。
19、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20、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21、古代年龄称谓有很多,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
22、有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
23、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
24、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25、扩展资料:年龄的单位是岁,各地的人计算年龄的方式有所不同。
26、通常是以当事人的诞生时间为起点,每经过一年则增加一岁。
27、大部分地区将新生儿视为0岁,虚岁一般将新生儿视为1岁。
28、虚岁:仅以年份计算年龄。
29、例如2000年5月5日出生的人,在2010年4月5日时是11岁。
30、实岁:又称足岁,以日期计算年龄。
31、例如2000年5月5日出生的人,在2010年4月5日时是9岁,因为他未过生日。
3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总角12岁(女)——金钗之年;12岁(男)——舞勺之年年龄称谓趣谈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33、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34、女孩十二岁叫做金钗之年,男孩就不知道了,常见的史料上没提过啊。
35、12岁叫舞勺之年,15岁的弱冠之年,20岁叫弱冠之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