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人之不己知深度解析(不患人之不己知)

导读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不患人之不己知深度解析,不患人之不己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这句话的意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不患人之不己知深度解析,不患人之不己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2、出处:《论语·学而篇》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3、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4、”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

7、”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宕磨光后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8、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9、”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10、”文本解读孔子教育学生,在处世上要有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能够在寂寞中做成应该做的事业,完成应该具有的仁德修养。

11、学,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而不要把精力用于怨天尤人上。

12、处世是需要了解别人的,自己心态平和,才能真实地了解别人。

13、不去苛求别人,要把精力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上。

14、君子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不忧虑不能树立美好的名声,只忧虑自身的修养不够深厚,不能去充分了解别人。

15、  意思是:不能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怨恨自己不了解别人。

16、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 --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8、”  详解: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是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

19、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值得忧虑,更不用怨天尤人。

20、  相反。

21、"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2、"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是值得忧虑的。

23、  当然,说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

24、所以圣人不仅在《学而》打头的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5、"全篇恰好首尾呼孔子像应。

26、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27、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8、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29、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30、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31、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但他却把任何事情都办得很好。

32、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

33、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34、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35、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

36、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

37、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38、是:不能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怨恨自己不了解别人。

39、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 --出自《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1、”详解: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是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

42、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值得忧虑,更不用怨天尤人。

43、相反。

44、"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45、"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是值得忧虑的。

46、当然,说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

47、所以圣人不仅在《学而》打头的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8、"全篇恰好首尾呼孔子像应【原文】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9、” 【注释】 (1)患:忧虑、怕。

50、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51、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2、”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

53、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

54、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55、孔子积极鼓励弟子从政,而从政的一个基本门路在于使别人了解自己。

56、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自己首先要了解别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换位思考。

57、“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8、”。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