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是什么意思】“狼狈为奸”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两个或多个坏人互相勾结、暗中做坏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动物行为,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不正当合作。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狼狈为奸 |
拼音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注音 | ㄌㄤˊ ㄅㄟˋ ㄨㄟˊ ㄐㄧㄢ |
释义 | 指坏人互相勾结,共同干坏事 |
出处 | 出自《明史·王直传》:“狼狈为奸,败坏法纪。”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多人合谋作恶 |
近义词 | 勾结作恶、狼狈为虐、同流合污 |
反义词 | 惩恶扬善、光明正大、洁身自好 |
二、详细解释
“狼狈为奸”中的“狼”和“狈”都是野兽,它们常常一起行动。在古代传说中,狼和狈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它们通常会联手捕猎,因此被用来比喻那些相互配合、共同作恶的人。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些不良分子或腐败官员之间互相包庇、勾结的行为。例如,在商业活动中,某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可能会联合起来进行欺诈或偷税漏税;在政治领域,也有可能出现官商勾结、贪污受贿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狼狈为奸”虽然字面上是“狼”和“狈”一起做坏事,但在现代使用中,它也可以泛指任何两个人或群体之间的非法合作,不一定是动物之间的比喻。
三、使用示例
1. 那些贪官污吏狼狈为奸,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2. 他与黑社会成员狼狈为奸,最终被依法惩处。
3. 在公司内部,有人狼狈为奸,企图掩盖财务问题。
四、注意事项
- “狼狈为奸”属于贬义词,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
- 不宜用于形容正常合作关系或正当行为。
- 在写作中,应根据上下文合理使用,避免误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狼狈为奸”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不良行为的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远离这种行为,坚持正义和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