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劳动是指什么】“抽象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与“具体劳动”相对。它指的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和目的,单纯从人类脑力或体力的耗费角度来考察的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体现。
一、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劳动被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形式。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特定使用价值的劳动,如织布、种田等;而抽象劳动则是指不考虑劳动的具体形式,只关注其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耗费。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来源,也是衡量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
由于抽象劳动具有普遍性,因此它能够被用来进行不同商品之间的比较和交换。同时,抽象劳动也体现了劳动的社会性,即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商品交换得以体现。
二、表格对比:具体劳动 vs 抽象劳动
对比项 | 具体劳动 | 抽象劳动 |
定义 | 生产特定使用价值的劳动 | 撇开具体形式的劳动 |
目的 | 创造特定的使用价值 | 形成商品的价值 |
特点 | 有具体形式和内容 | 无具体形式,只关注劳动的耗费 |
贡献 | 创造使用价值 | 创造商品的价值 |
社会性 | 不直接体现社会关系 | 体现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 |
可比性 | 不同种类的劳动不可比 | 所有劳动都可以按时间进行比较 |
例子 | 织布、种地、修车等 | 工人、农民、教师等的劳动 |
三、结语
理解“抽象劳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商品经济的本质,以及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价值形成的核心,也是商品交换的基础。通过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