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原文及赏析】“两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是杜甫晚年居住成都草堂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体现了杜甫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原文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里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白鹭飞向蓝天、窗外的雪山和门前停泊的船只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壮丽。全诗画面感极强,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诗歌赏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杜甫晚年隐居成都草堂,生活相对安定,此诗写于春日,表现其闲适心境 |
诗句解析 | “两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啼叫,充满生机; “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飞向天空,展现开阔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外可见远处的积雪山峰,象征时间的久远;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着来自远方的船只,暗示交通便利与社会安定 |
艺术特色 | 1. 意象鲜明,画面感强 2. 对仗工整,语言简练 3. 动静结合,富有层次感 |
思想情感 |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四、结语
“两只黄鹂鸣翠柳”虽为短短四句,却蕴含丰富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杜甫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画卷,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这首诗不仅是杜甫诗风中的一抹亮色,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