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2022-11-26 21:55:42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2、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3、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4、”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5、查看大图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

6、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

7、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

8、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

9、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

10、”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

11、”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

12、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

13、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

14、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

15、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

16、”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

17、”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18、”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

19、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20、中国传统小故事2:铁杵磨针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21、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22、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23、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24、”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25、“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26、”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27、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28、中国传统小故事3: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29、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30、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31、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32、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33、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34、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35、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36、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37、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38、查看大图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39、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40、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41、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42、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43、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44、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45、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46、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47、花。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