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承乾坤之正气,立天地之威仪,自是成竹于胸,所行风雨无

2022-11-20 22:39:52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承乾坤之正气,立天地之威仪,自是成竹于胸,所行风雨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因为李承乾造反!(造反可是死罪,虽然逃过一死,皇位继承权一定没了)。

2、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事情败露。

3、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还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4、 唐太宗为了保全爱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理由立李治为皇太子。

5、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6、贞观十九年(645年)郁郁而终(墓志为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643年11月17日薨),唐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

7、孙子李适之得志于唐玄宗,追赠恒山王、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愍,陪葬昭陵 。

8、扩展资料:承乾谋反起始:李承乾少年时有一次生病,太医怎么医治也不见起色。

9、原本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打破常规,请来道士秦英为李承乾祈福。

10、李承乾后来病好,唐太宗还专门吩咐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

11、有一次唐太宗特意考校李承乾,当李承乾的文章有不俗表现之时,唐太宗兴奋的就如寻常人家的父亲一样,拿着李承乾的文章到大臣面前炫耀。

12、说太子:“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

13、”李承乾少年英才,又是嫡长子,将来唐太宗百年之后,由他继位看起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14、可惜的是,最后继位的是唐高宗。

15、并非唐太宗不想要李承乾继位,而是这之中发生了很多事。

16、李承乾后来患上脚疾,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17、毕竟历史上少有残疾者还能登上皇位的,所以在自卑和不安中,李承乾渐渐放任自我。

18、他行事越发荒唐,不敬老师还与伶人作乐。

19、发展到后来,原本对他十分信服的大臣,都开始失望,最后联合请求唐太宗另立太子。

20、大家都失望之时,只有唐太宗一人没有放弃李承乾。

21、孩子没有教好,没人支持他,那就多请些老臣教导。

22、大唐的名臣比如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人都曾是太子的导师。

23、唐太宗对李承乾可谓呕心沥血,可惜的是他还对另一个皇子李泰很好。

24、李泰因为父亲的宠爱,渐渐的生出只要没有李承乾自己一定能当太子的想法。

25、此后处处与哥哥相争,最后两败俱伤。

26、李承乾因为暗杀李泰,后又带人逼宫,而被废除太子之位。

27、就这样,唐太宗都没杀了他,还为保护他的性命而想尽办法。

28、李承乾被废之后,大家都以为李泰上位是肯定的。

29、但唐太宗最后选择了李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只有李治上台,李承乾和李泰才都能活命。

3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承乾因为他造反了!(造反可是死罪,虽然逃过一死,皇位继承权一定没了)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被控武力叛变,意图谋杀亲父唐太宗。

31、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皇储之位被废,参与太子谋反的侯君集等人都被杀了这就像是《黄金甲》里老皇帝对儿子说的:“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了,不出太大差错,皇位还是他的,但他真是太心急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