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永乐大典正本 说不尽的《永乐大典》

2022-07-24 06:36:29 来源: 用户: 

原永乐大典(无尽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模拟出版展。

“后妈武大方定和永乐大典哪个更重要?”图书馆副馆长张志庆说,《永乐大典》更重要,因为它收录了七八千本先秦至明初的古籍。

因此,总藏量超过4000万册的《国图》将现藏224卷的《永乐大典》视为其深厚的脉络。

6月1日,“明珠回归合浦——永乐大典的回归与重建”展览在经典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可以了解《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版面外观、敛散性、编纂影印等。

《永乐大典》是什么书,大家好像都听过?

我们知道,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行分类、总结和管理。古代没有电脑,所以不能做关键词搜索。想找点内容怎么办?阅读“班级书籍”。它有选择地提取历史典故、名物系统、诗词文章、连词等。从书中,并根据内容或词和韵将它们排列在不同的类别中,以便搜索和引用。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开国元勋朱迪主编的《永乐大典》是最大的综合性《深圳生活网》一书,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皇室编纂的百科全书,全书共22877卷,分11095卷,3.7亿字。

《永乐大典》以韵为纲,用词处事,根据文献中的词来确定条目。每当这一条目出现在古籍中,甚至整本书都被抄进去,收到的文献也很少被修改,堪称“古籍的起源”。比如《人》的字典里,就有韩愈的散文《原始人》。

可悲的是,文渊深圳生活网馆书目在明万历年间重修时,礼书不超过十本。难怪许、全等人看了清初的大典后惊叹不已。其中很多是“世界上从未见过的书”,“既可以弥补世界上缺失的书,也可以纠正后世的伪书……它不是宇宙的宝藏”。

编纂《永乐大典》时,从全国各地招募了2000多名学者,将整部藏书拆解,按韵整理。清代学者发现,反向操作可以使丢失的古籍恢复原貌。清第四图书馆的大臣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编纂,包括66种典籍、41种历史、103种分馆、175种藏书。许多名著都是靠这种编纂流传下来的。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后,史料较多的《旧五代史》没有流传下来。十有八九是由《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并辅以《辞赋·元贵》《太平御览》等数十部书,成为正史“二十四史”之一。

《永乐大典》成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实际上只有弘治、嘉靖两位皇帝读过。隆庆第一年的副本被记录下来后,在文献中很难找到对原作的描述,也没有发现原作存在于世界上。原版在哪里?然而,《永乐大典》的副本却经历了兵灾火难,散落在世界各地。现在只有四百多卷,八百多卷。

600年前没有复印机,如何编制是个谜。

《永乐大典》版本庞大,每卷高半米,宽0.3米。几百年过去了,纸张还完好无损,而民国的书籍已经不堪百余年。仪式中使用的台阁书法笔挺优美,具有欧阳询风格...

永乐大典的故事说不完。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展会现场了解一下。除了60多种70多卷的仪式(其中9卷《任》《陈》等嘉靖本是近年来首次展出)。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游戏《名家带你去盛典》和永乐布局透明屏互动游戏,学习古籍的布局知识。笔墨互动游戏和永乐大典知识互动游戏,让观众感受到永乐大典所用的优秀纸墨,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医养生、书法、动植物等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