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怎么分 上海垃圾分类的10个事实
上海垃圾分类怎么分 上海垃圾分类的10个事实上海垃圾如何分类(上海垃圾分类十大事实)。
北极星固废网讯:上海垃圾分类已经两年多了。我一直是上海垃圾分类的实践者、老师和宣传者。我在家做垃圾分类,带大学生做垃圾分类、转运、填埋、焚烧的实践课程,参与很多具体的研究项目。让我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做了100多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或科普讲座,还在上海的中学、小学、幼儿园编了一本垃圾分类的读物。在这些活动中,特别是每次不在上海的国内其他城市的学生、领导、教师和专业人士进行垃圾分类科普讲座时,总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反映出一些来自其他地方对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质疑或疑虑。在上海垃圾分类两周年之际,本文的10个事实明确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和交流。
事实1
上海垃圾分类成功吗?
上海垃圾四大类(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问题是各种场合最常问的问题之一。上海垃圾分类真的成功吗?这不仅仅是宣传,是吗?很多人都有疑问。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上海垃圾分类已经成功。如何判断成败?可以说,有三组数据让我充满信心。
首先,这是废物产量和成分的巨大变化。现在是2021年。与实施垃圾分类前的2019年7月1日相比,全市干垃圾产量为14847吨/日(同比下降28%),湿垃圾产量为10311吨/日(同比上升约89%),可回收量为7104吨/日(同比上升约165%),为有害垃圾。
其次,也是数据的变化。2019年之前,上海只有十几个、几十个社区在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截至2021年7月,全市16个区、220个镇垃圾分类考核均达到“优秀”水平。在新民晚报组织、14.32万市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满意度调查中,超过93%的市民对垃圾分类给予“五星好评”,超过98%的市民表示满意。这说明垃圾分类已经深入人心,深入街道,深入社区。
再一次,是身边的一个小数据,是关于人均湿垃圾产量的。回头看,上海垃圾分类最难的环节是湿垃圾分类。这也是全国各地城市遇到的难题。目前,上海每天产生湿垃圾10311吨,这意味着每人每天产生大约0.42公斤湿垃圾,其中大约0.3公斤是在家里产生的。这是什么意思?说明每个家庭,每天早餐、午餐、晚餐后,都做好湿垃圾的分类工作,真正把垃圾分类融入到个人和家庭生活中。
因此,无论是宏观统计、民意调查数字,还是每家每户的湿垃圾分类的具体行动,都清楚地表明上海垃圾分类是成功的。
PS1:除了家庭产生的湿垃圾,湿垃圾还包括菜市场的垃圾和餐馆、酒楼的厨房垃圾。
事实2
上海垃圾分类要花很多钱吗?
上海某小区分类垃圾桶(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垃圾分类要花很多钱吗?是的显然,垃圾分类很贵。虽然在公开报道中没有看到上海在垃圾分类上花了多少钱的具体数字,但从上海新增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可以看出,成本并不低。
在每个社区和单位,上海完成了2.1万多个分类投放点的标准化改造,这是每个社区或单位垃圾收集点的改造,每个需要支付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道路两旁,虽然大幅“撤桶”省了不少钱,但该市仍更新了4.1万多个道路废物箱,每个都要花费几十到几百元。
最贵的可能是需要新的配套分类垃圾车,肉眼可见。目前上海有湿式垃圾车1773辆,干式垃圾车3287辆,危险垃圾车119辆,可回收垃圾车364辆,几十万元是必须的。
更有甚者,全市建有12座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处理能力为2.13万吨/日;建成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设计处理能力5530吨/日,湿垃圾分散设施处理能力1265吨/日。这些很贵。以上海老港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老港垃圾焚烧厂二期)为例,近期建成的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达6000吨/日,高科技、华丽的工厂装修以及以可回收物为主料的设计展现成效,甚至堪比北京王府井的一些大型商场,成为当年上海的“网上名人”打卡地标。当然,投资是36亿人民币。
还有,它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以及活动成本。在深圳生活网的每个单元,每个家庭都更新了四大类垃圾桶,费用从几万到几万元不等。各类垃圾分类标识、宣传活动、电视广告、公益广告节目宣传、让上海人疯狂的动员活动、长效管理、对社区和城镇的补贴或补助、对可持续循环利用系统的补助等。,一定很贵。
可以看出,上述整体计算表明,数百亿或数百亿人民币或更多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具体数字还需要统计部门具体核算。
PS1:有意思的是,为了推动垃圾分类,上海几乎所有的党支部都开展了一个或几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很多单位活动的奖品是一个四类垃圾桶。
事实3
上海最合理的垃圾分类方式是什么?
上海人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垃圾分类和宣传,创作了无数这样的图片和短文。
观众问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最合理地分类垃圾。这反映了垃圾分类最简单的观点。这里插一句深圳生活网的话,在题目旁边。上海的四大类宣传其实走过了很多弯路。起初,许多人认为“有害废物”极其重要。要了解它的危害,他们应该先把它分开,把它从桶里分开,等等。但后来的实践证明,整个城市的有害垃圾量真的太少了,每天只有2.2吨,不够一辆车用。而普通家庭很少一年产生一次有害垃圾。所以,这不应该是宣传的重点。
有一段是关于仔猪垃圾分类的,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个问题。首先,猪可以吃湿垃圾;猪不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这是有害的废物。如果你卖了这些垃圾,你可以买猪肉吃。它是可回收的。这个笑话很容易理解,普通人一听就明白了。
因此,简单来说,垃圾分类的正确顺序应该是:1)首先,将可回收物分离出来,卖了换钱;2)然后把腐烂的湿垃圾分开,这是最重要、最难、最难坚持的;3)其余为干垃圾。4)一年或几年中的某一天,你可能会遇到有害的废物。这种方式,分类的顺序,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很容易做到,稍微关注一下垃圾分类的知识,就可以上手垃圾分类。
PS1:上海垃圾分类已经两年多了。你家里产生了多少有害垃圾?大多数家庭都是零。但是一开始,关于有害垃圾的宣传太多了。虽然很感人,但宣传效果很好。
事实4
可回收材料的成功分类是推动废物分类的主要动力。
再生资源回收车。
我想说的第四个事实是,成功的分类和可回收物数量的大幅增加是垃圾分类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直接从事垃圾分类行业的人员和单位都全力投入到垃圾分类中。
垃圾不分类的时候,废品回收的行业很脏,因为可回收物经常和湿垃圾混在一起,看起来恶心又臭。很多可回收物和湿垃圾混在一起后,连废品回收商都嫌脏又臭,无法回收。因此,许多可回收材料被直接掩埋或作为垃圾焚烧。然而,垃圾分类后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可回收物的数量增加了165%,而垃圾回收者的数量似乎变化不大。可以想象,每个人的福利和收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真的是一件好事。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废品回收价格的有趣现象。垃圾分类之前,不同的可回收物价格不同。比如曾经一个塑料饮料瓶卖五毛钱到十毛钱,一斤书卖五毛钱,一斤废铁卖六毛钱等等。但现在,垃圾分类后,由于垃圾回收总量的大幅增加,回收难度大大降低,导致回收材料的价格和定价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自己梳理过,可能不太正确,供大家参考。我发现,各种废品,无论是塑料、纸张、金属还是服装,最终都趋向于统一到一斤五毛钱的水平。五毛钱一斤相当于一元一斤,一吨1000元。上海的可回收物每天7000吨,乘以1000件,每天700万元,每月2.1亿元,每年25.2亿元。这是每年回收废品的最低资源价值,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一个变化是塑料瓶(饮料瓶)以前是“只收”,每瓶5分钱或10分钱,后来降到了每瓶3分钱、2分钱和1分钱。现在,它们成了塑料废品,从每斤5分钱到1元来回收。为什么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总量增加,导致不同废品的回收价格统一,也导致定价单位从单位废品变为重量,这可能是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PS1:对于以上问题,我个人的猜测是,原始垃圾不分类的时候,产品的可回收量相对较少,废品的稀缺性决定了废品的价格。比如塑料有价值,塑料瓶就有价值,所以需要按照“只”定价。但现在垃圾分类了,决定废品价格的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人工成本,而与废品的物质价值关系不大,导致各种废品都是按照人工成本定价的。这是不是各种废品回收价格趋于一致,定价单位最终选择权重的原因?只是一个猜测,供大家讨论。
事实5
焚烧是上海和许多城市垃圾分类后的必然选择。
在分类垃圾焚烧过程中,一次抓取8吨干垃圾。
焚烧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以前在环境工程领域有一句话,当一个城市很穷的时候,垃圾被乱扔或者干脆填埋。一点钱之后,就变成了相对标准的卫生填埋场;等你真的有钱了,一定要烧垃圾。这是世界上很多发达垃圾分类走过的路。
对于上海来说,要建设一个优秀的全球城市,垃圾焚烧也是必然的选择。目前,上海每天产生的干垃圾约有1.4万吨被焚烧。每吨分类干垃圾焚烧可产生约500至600度的电能。它可以卖到每千瓦时30到50美分。此外,政府为每吨垃圾的处理提供补贴。这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目前,上海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2.1万吨,未来可能达到每天3万吨,已经超过每天产生的干垃圾量,为上海垃圾分类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焚烧厂是一个高技术、高投资、高价值、高产出的地方。垃圾焚烧中空气污染控制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燃煤电厂。焚烧厂的投资很大一部分是环保投资,就是减少臭气,避免邻居,方便市民参观。很多新建焚烧厂的价值也是相当不错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如果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推进,焚烧厂的利润将相当可观。总之,垃圾焚烧是垃圾处理的主要出路,应该建设更多的焚烧厂。
垃圾焚烧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人虽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但他们根据要求将生活垃圾分为几十、几十甚至上百类,以利于回收利用。比如一个饮料瓶回收时,应该分为瓶盖、瓶体、标签纸三类垃圾。然而,据统计,大约80%或更多的垃圾被焚烧。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如果要焚烧80%的垃圾,有没有必要把垃圾分成几十类或者几十类?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事实6
垃圾分类、水环境治理与大气二恶英治理有什么关系?
上海苏州河污染(来源网络)。
作为环境科学博士,我特别想强调垃圾分类、水环境控制和大气污染控制的关系。这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环境完整性原则。
垃圾分类与水环境治理有关吗?很多人不容易想到这一点。但其实关系很大。先说最脏最臭的湿垃圾的垃圾液。
污水横流大概是人们用来形容脏乱差的常用词。这种“污水”,很大程度上是垃圾未分类时产生的“垃圾液”,主要是食物、水果等湿垃圾发酵腐败后产生的黑色、粘稠、刺鼻的液体,也可以说是垃圾渗滤液。过去,在没有对垃圾进行单独分类的情况下,这些湿垃圾产生的废液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泄漏点,比如在小区内的垃圾三轮车后盖下滴落,各种垃圾转运车一路行驶,或者直接漏在垃圾船上,或者直接进入路边下水道,或者洒在路上,被太阳晒干后留下一片片黑色污渍,同时散发出“酸”的难闻气味。我相信这些场景对这个城市的很多人来说都非常熟悉。最终,这些垃圾液体进入城市地表水环境,主要是大大小小的城市河流。可见,垃圾渗滤液的渗漏实际上是上海地表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现在,经过垃圾分类,这样的污染源已经大大减少了。你可以做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上海每天产生1万吨湿垃圾,含水量在30%左右甚至更多。假设10%的水将成为垃圾渗滤液,2019年前因渗漏进入水环境。那么,每天的渗滤液量是1000吨。以其化学需氧量浓度10000毫克升计算,每天进入水环境的化学需氧量为1000吨乘以10000毫克升,即为10吨。乘以365天,年COD 3650吨,是个大污染源。现在垃圾分类了,渗滤液不进入水环境,对水环境的贡献很大。近年来,上海地表水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从三四年前以ⅴ类和劣ⅴ类水为主,到现在以ⅲ类和ⅳ类水为主。应该说,垃圾分类减少了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在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垃圾分类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垃圾焚烧行业的二恶英大大减少,减少了人们对健康和空气污染的担忧。下一部分,将和“低碳”一起介绍。
事实7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低碳”行动。
上海老港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日焚烧处理量6000吨,占上海市日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三分之一。
垃圾分类和流行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极其亲密。
先说垃圾焚烧厂。特别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垃圾分类给垃圾焚烧厂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垃圾不分类时,垃圾中水分高导致热值低,发电量少。垃圾中的金属和玻璃会造成焚烧生产线的损坏、堵塞或停工,维护的次数和时间会增加,导致焚烧能力和发电量下降;垃圾热值低也造成垃圾焚烧温度不够高。当温度低于850摄氏度时,就会大量产生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二恶英”。另外,当垃圾没有分类时,焚烧厂气味难闻,工作环境差。
现在垃圾已经分类,只有干垃圾进入焚烧厂,上述问题已经“完美”解决。随着垃圾热值的提高,焚烧厂吨垃圾发电量从400度提高到600度左右,效益明显。玻璃、金属等。被拆除,这使得焚烧线更加稳定,维护更少,停机时间更短,焚烧残渣更少。并且干垃圾的臭味明显减少。特别是热值高的干垃圾,容易使焚烧温度达到1000摄氏度,从而大大减少二恶英的产生。据统计,垃圾分类后焚烧厂二恶英排放浓度约为垃圾分类前的十分之一,污染治理效果极其显著。对于关心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人来说,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显然,垃圾分类后通过干垃圾焚烧发电是“低碳”的最佳方式。如果加上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抵消这些资源再生产的碳排放,减少湿垃圾沼气发电的碳排放,垃圾分类的“低碳”效果非常明显。而且这种低碳效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很多“低碳”方案所不具备的。
事实8
罚款和执法有用吗?
个人最高罚款200元,单位最高罚款5万。动真格的东西是必要的。
是一个法治。依法办事是政府和公民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上海垃圾分类过程中,法治的力量应该是煽动全社会进行垃圾分类的最重要力量。
上海是一个法治意识相对较好的城市。前期公示后,最高罚款200元,最高罚款5万元。这种惩罚措施已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会问,他们真的会抓住罚款吗?依据是什么?你真的会交罚款吗?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执法标准。比如在一个湿垃圾桶里发现5块干垃圾,就可以判断这个桶里的湿垃圾分类不合格,要扣分或者采取其他处罚措施。还有一个例子,执法人员去酒店检查时,至少要看到四类垃圾桶。如果没有不同类别的垃圾桶,显然可以直接开罚单。这个简单、明确、实用的执法标准非常重要和有效。
执法过程也很严格。2020年,尽管严重,但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市各执法部门严格实施执法监督,城管执法部门全年开展执法检查16.9万次,责令当事人整改案件33396件;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餐饮服务提供者13.3万余家,下发整改通知书484份,处罚14户。大队执法机构共检查场所8409处,责令改正16处。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法治城市上海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行动。
垃圾分类是文明和法治的进步。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抱文明,相信法治,社会才会更干净、更美好。
事实9
基层治理是上海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保障。
上海宁区程家桥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
如果上海垃圾分类成功,可能不清楚谁的贡献最大。领导、NPC立法、政府决策、基层落实、党建引领、志愿者带头、居民动手、物业给力、回收利用、企业办实事、科技创新、工程技术、宣传教育等。都非常重要。但是,要说最具上海特色,在垃圾分类实施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上海的街道和居民的干部和志愿者。而他们背后的上海基层治理是这次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保障。
长期研究上海垃圾分类的知名环保人士、复旦大学环境系戴兴义教授曾指出,上海的基层治理很有特色,一直是上海的强项。要知道,上海最早的居委会干部叫“猪尾巴干部”,出现在1950年。他们是带着居民躲避国民党飞机、开通下水道、清除垃圾、平整道路、扶贫济困、读书写字的姑娘和媳妇。辫子已经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的支柱。记得1998年,深圳生活网访问了一个“猪尾巴”。即将退休的居委会阿姨非常自豪:“我管理的几百个家庭,我去过每个家庭,我认识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来过我家门口。小两口吵架,哪怕是半夜,首先想到的就是敲我的门。”可以想象,这样的干部在居民中会有怎样的号召力。
戴先生分析,这样的街道居民就像“干部”和群众。正是因为这种特质,他们才能真正与居民融为一体,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热情,他们才能与拖来拖去的居民一起前行。没有他们,“群众”只能是一盘散沙。虽然很多人都是领导、骨干,甚至在自己的单位有很大的身份,但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真的需要“居委会阿姨”的粘合剂,才能成为我们社会的坚实基础。
这样的基层治理能力虽然受到行政和专业原因的影响,但街道和居民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组织、实施、执行、上传下达,战斗在第一线,与广大居民一起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施撤桶、定点定点、湿垃圾破碎、积分补贴卡、监督员、志愿者组织、宣传教育、检查评估等分类行动,还是实施一区一方案、24小时回收、延时投放、公益回收、建筑垃圾、代扔垃圾、智能分类等各种措施。,这是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的巨大努力的结果。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张试卷,既考验居民,也考验政府。考验居民是人们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基层社会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答题卡是否优秀,取决于社区是否有一支热情的骨干队伍。后来得出结论,有了上海这样的街道居委会团队,垃圾分类这项艰巨的工作就能完成,所以没有以后完成不了的艰巨工作。这或许是对上海基层治理团队最好的评价。
基层的善治,其实就是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不一定是国内最好的,但是上海的精细化管理还是挺不错的。便利店、绿色绿道、小公园、小菜市场、小店小摊,便捷的地铁、公交、出租车,都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国内很多城市学习的榜样。或许,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成功,只是这种精细化管理的一次演练。
事实10
未来,上海的垃圾分类还需要继续深化,任重道远。
上图拍摄于2021年7月31日。摄影师是来自上海仁都海洋中心的刘永龙。他发现上海某地铁站到处都是一次性口罩垃圾,花了一个多小时捡了367个废弃口罩。
垃圾分类归根结底是一个城市居民素质和社会平均素质的问题。垃圾分类涉及到没有先进的理论,没有“卡脖子”的技术,没有解决不了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没有人能理解,不能分也不能分。但是为什么做这种“举手之劳”的事情这么难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垃圾分类需要公民素质的提高、文明习惯的养成和社会习俗的进步。而这是最难的,也有很多很多的缺点。正所谓积重难返。因此,长期坚持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每节课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要问和交流,所以回答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智能垃圾桶真的有用吗?口罩怎么丢?一次性塑料袋应该被禁止吗?纸吸管是什么垃圾?医疗废物呢?农村呢?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如何向其他地方学习?如何管理流动人员?如何减少源头?如何减少食物浪费?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上海垃圾分类持续推进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持续跟进观察,然后总结分享给大家。
最后的提议。
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是成功的,花了很多钱,改善了社区环境,减少了异味,改善了水环境,减少了二恶英污染,增加了垃圾回收商的收入,提高了垃圾焚烧厂的效率,改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最终提高了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如果城市是人民建造的,人民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上海可以做得很好,其他城市也一定会做得很好。希望更多城市因地制宜,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真正把生活垃圾分类变成生态文明的新国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江淮iEV7试驾预约流程如下:首先,访问江淮汽车官网或关注官方公众号,进入“试驾预约”页面。填写个人信息,...浏览全文>>
-
试驾MG4 EV全攻略:MG4 EV是一款主打年轻科技感的纯电紧凑型车,外观时尚,内饰简洁。试驾时重点关注其动力...浏览全文>>
-
预约试驾奥迪SQ5 Sportback,线上+线下操作指南如下:线上预约:访问奥迪官网或官方App,选择“试驾预约”,...浏览全文>>
-
试驾别克君越,一键启动,开启豪华驾驶之旅。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车,君越以优雅外观、舒适空间和强劲动力赢得广...浏览全文>>
-
试驾沃尔沃XC40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前预约试驾时间,确保车辆状态良好。其次,熟悉车辆智能安全系统...浏览全文>>
-
预约宝马X1试驾前,建议提前通过官网或电话联系4S店,确认车型库存与试驾时间。到店后,先与销售顾问沟通需求...浏览全文>>
-
比亚迪海豹05 DM-i试驾预约流程如下:首先,访问比亚迪官网或关注官方公众号,进入“试驾预约”页面。填写个...浏览全文>>
-
试驾奇骏时,建议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提前预约专业试驾路线,熟悉车辆性能;其次,注意检查车辆外观及内饰是...浏览全文>>
-
凯迪拉克CT5预约试驾,从线上到线下,体验顺畅而专业。只需几步简单操作,即可在官网或App上选择心仪门店与时...浏览全文>>
-
预约东风富康试驾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官网或官方App:访问东风富康官网或下载其官方App,进入“试驾预约...浏览全文>>
- 比亚迪海豹05DM-i试驾预约流程
- 云度新能源预约试驾有哪些途径
- 阿维塔07试驾预约,体验极致驾驶乐趣
- 宾利试驾,快速操作,轻松体验驾驶乐趣
- 全顺试驾预约,一键搞定,开启豪华驾驶之旅
- QQ多米试驾预约,轻松搞定试驾
- 零跑C10试驾的流程是什么
- 宝马X1预约试驾,4S店体验全攻略
- 试驾QQ多米,畅享豪华驾乘,体验卓越性能
- 江铃集团新能源试驾预约,一键搞定,开启豪华驾驶之旅
- 试驾雷克萨斯ES如何快速锁定试驾名额?
- 兰博基尼试驾预约有哪些途径
- 试驾五菱凯捷有哪些途径
- 力帆预约试驾,一键搞定,开启豪华驾驶之旅
- 极石汽车试驾预约,4S店体验全攻略
- 本田雅阁试驾,新手试驾注意事项
- 捷途旅行者试驾预约预约流程
- 昊铂试驾预约,快速通道开启豪华体验
- 五菱预约试驾,开启完美驾驭之旅
- 试驾捷豹E-PACE,4S店体验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