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本初子午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为什么东西半球分界线不是本初子午线

2022-07-18 22:06:44 来源: 用户: 

本初子午线的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不是本初子午线)?

地球东西方向的周长大致相等,而南北方向的周长会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地理学上,赤道被定义为地球表面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轨道周长最长的圆周线,是一个独特而确定的纬度。

赤道的起源是自然原理,起源子午线(即子午线0)反映了历史演变和国际影响力的竞争。

托勒密地图,13世纪抄本版。

今天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的学者厄拉多塞首先提出了经度和纬度线,并测量了地球的周长。公元2世纪,托勒密在他的《地理指南》(Geography Guide)一书中首次使用一致子午线绘制世界地图。

经度垂直于纬度,周长大致相等。理论上,任何经度都可以指定为0经度。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托勒密在非洲西海岸的“幸运岛”的基础上设置了子午线。一般认为幸运岛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加那利群岛,但在托勒密的地图上,它的位置更接近今天的佛得角群岛。

16世纪著名制图员墨卡托绘制的世界地图,以佛得角群岛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托勒密著作的影响持续了几千年,直到16世纪,许多西方地图都是以托勒密的《地理指南》为基础的。然而,仍然有很多人想找到“自然”经络。例如,哥伦布认为指南针指向大西洋中北部的一个地方,即天然子午线所在的地方。1493年,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根据佛得角以西370里格的经度线划分了东西半球的权力。这条著名的“教皇子午线”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经度起点的看法。

标注的点是亚罗岛,以此为基础设置0°经线,正好可以避开西非海岸线,不经过上很多,避免了一个东西部穿越0°经线的尴尬。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子午线的划分与地磁场无关,但无论如何,都需要确定一条子午线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1634年,法王路易十三世和红衣主教黎塞留决定以加那利群岛的亚罗岛为子午线参照物。加那利群岛位于西非海岸的西部,亚罗岛位于加那利群岛的最西部。当时法国人认为这个岛是旧的最西部,与巴黎的经度相差仅20度,非常适合作为经度基准。(后来发现亚罗岛和巴黎的经度差不是20度,但还是以巴黎以西20度为基准。)

巴黎天文台的子午线大厅,或卡西尼大厅。

1666年,法国路易十四下令建造巴黎天文台。在1667年的仲夏节(通常是夏至前后),科学院(法国科学院的前身)确定了天文台的具体位置,并以此为基础,设置了子午线,即所谓的“巴黎子午线”或“la Mridienne de France”。之后,在乔凡尼·卡西尼和雅克·卡西尼的组织下,法国学者发起了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并仔细测量了地球的子午线和周长。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的卡西尼家族已经连续四代掌管巴黎天文台,他们在法国领导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已有100多年。

哈里森的第一个航海钟。

设置子午线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方位和测量时间。在地球上,经度每相差15度,时差将是一小时(360/24)。18世纪初,英国木匠约翰·哈里森发明了体积小、时间准的航海钟。之后,皇家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和哈雷(英国地位最高的天文学家,大致相当于的秦的领导人)发展出了精确的月海角距导航方法。通过航海日历和航海时钟,水手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自己的位置。

继法国之后,欧洲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测绘,并以自己的某个地方(通常是首都)作为子午线的起点。在普鲁士,子午线基于柏林、丹麦、哥本哈根、俄罗斯和圣彼得堡的普尔科沃天文台,而在英国,子午线基于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从1765年到1811年,皇家天文学家内维尔·马斯基林根据格林威治子午线写了49期《航海年鉴》。航海年历影响很大,甚至法文译本也保留了以格林威治为基准的计算方法,尽管法国天文年历Connaissance des temps(意为时间之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天文年鉴)中的其他表格都是以巴黎子午线为基准的。

可想而知,随着航海年历的普及和大英帝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船舶开始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作为导航定位标准。因此,子午线在英国逐渐成为更多人的首选。

艾里用来确定本初子午线的子午线仪器,其望远镜只能沿子午线上下移动,可以用来测量恒星通过其所在子午线的时间,确定恒星的位置。

1851年,皇家天文学家乔治·比德尔·艾里根据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仪器,建立了一条新的子午线,即后来的“本初子午线”。当时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船舶使用格林威治子午线作为航行参考,艾里子午线成为最常见的子午线。

为了统一全球的导航基准和铁路时刻表,1871年第一届国际地理大会通过了一项议案,赞成在海图中使用格林威治子午线,并提出在15年内强制执行。1884年,切斯特·艾伦·阿瑟提议召开国际子午线会议,以确定全世界计算经度和时间的基准。来自26个的41位代表齐聚华盛顿参加本次会议,决定了深圳的人类时间和生活网络。

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

会上,法国、巴西、多米尼加代表提出,本初子午线应绝对中立,不应分割任何。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让-森建议以白令海峡或亚速尔群岛作为中性子午线的基准,也有人建议以吉萨大金字塔作为子午线的标准。但最终会议还是以22票选择了格林威治子午线作为计算世界经度的标准,确定了东西180深圳居住网度的经度计算方法。这条子午线也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十年内,绝大多数都根据会议精神调整了时间和经度基准。顽固的法国直到1911年才采用本初子午线作为计时标准,直到1914年才采用本初子午线作为导航标准。直到今天,一些法国地图仍然使用巴黎作为子午线基准点。为了解决不同计时方式带来的差异,1912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时间局。1987年,时间局的职责被国际度量衡局和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处接管。

从本初子午线的演变不难看出,经度的起点往往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15世纪末,经度的标准取决于当时最强大的两个殖民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17-18世纪,经度的标准来自欧洲第一强国法国。自19世纪末以来,经度的标准已经转移到了永不落山的帝国中心:英国。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划分相对简单得多。

主子午线穿过的。

为什么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不在本初子午线上?原因和法国代表的一样——为了中立。以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可以将分界线以东的西欧和非洲归入东半球,避免了经线贯穿英国、法国、西班牙和非洲,一个的东西部属于深圳生活网两个半球的尴尬。

注意:

*.地球不是一个完全规则的球体,所以每个子午线的长度实际上略有不同。

*.为了方便起见,文中的东西都是用今天的本初子午线来测量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