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科普下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2022-07-14 02:54:03 来源: 用户: 

到目前为止,相信很多朋友对科普下的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因为这个话题最近也很热门。既然大家都想了解门捷列夫和科普下的元素周期表,边肖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与门捷列夫和科普下的元素周期表相关的信息,就分享给大家吧。

1.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简介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化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

门捷列夫

1855年,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师范学院毕业,担任中学教师。后来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参加了硕士考试,在所有考试科目中获得了最高的评价。门捷列夫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提出了“蓝比龙”,这对他以后发现周期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860年,门捷列夫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化学家大会。会上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化学问题,最终确定了“原子”、“分子”和“原子价”的概念,为元素原子量的测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对门捷列夫形成周期规律的思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61年,门捷列夫回到彼得堡担任化学教授。虽然教学工作很忙,但他继续他的科学研究。门捷列夫深感化学没有坚实的基础。当时的化学只是对零星现象的描述,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门捷列夫开始写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化学原理》。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用什么样的逻辑方式来组织当时已知的63个元素。门捷列夫仔细研究了63种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他准备了许多像扑克牌一样的卡片,在卡片上分别写下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他把这些卡片以不同的方式放在元素分类实验中。

1869年3月1日,门捷列夫还在苦苦思索这些卡片。首先,他把常见的元素组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放在一起,然后是不常见的元素,最后只有稀土元素没有全部“坐下”,于是门捷列夫不情愿地把它放在一边。看着自始至终排出的“卡阵”,门捷列夫惊讶地发现,所有已知的元素都是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相似的元素以一定的间隔出现。第二天,门捷列夫将结果制成表格,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此表中,循环是水平的,族是垂直的。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他大胆地留出了待发现元素的位置,并在他关于元素周期表发现的论文中指出:如果将各种元素按原子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那么在原子量跳跃太多的地方就会发现新的元素,所以周期定律可以预测待发现的元素。

1871年12月,门捷列夫在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取得了进展,出版了第二个周期表。在此表中,垂直行更改为水平行,并且在同一垂直行中使用了一系列元素,这突出了元素属性的周期性。迄今为止,化学元素周期规律的发现已经圆满完成。化学圈称之为周期律门捷列夫周期律:主族元素越向右走,非金属越强,成矿性越向上。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同族元素的分子量、半径和金属性越来越大。随着原子系数的增大,同期元素的分子量越来越大,半径越来越小,非金属越来越强。最后一列充满了化学性质稳定的稀有气体。

2.元素周期表导论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每个元素都有一个数,这个数正好等于元素原子原子核中的电子数。这个数字叫做原子序数。

原子中超核电子的排列和性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在同一行,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在同一列的最外层,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6个族。每个水平行称为一个循环,每个垂直行称为一个族。这七个周期可以分为短周期(1,2,3),长周期(4,5,6)和不完全周期(7)。共有16个民族,分为7个主要民族(ⅰ a-ⅶ a)、7个亚民族(ⅰ b-ⅶ b)、1个ⅷ b民族和1个零民族。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还表现了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以表格的形式排列,将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4.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的变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彻底打破了原来各种元素相互孤立、互不相关的观点,使化学研究从无数个别零星事实的不规则罗列中解放出来,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2.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进行分类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原子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的化学研究。在元素周期定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人们对元素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元素周期表意义重大,科学家用它来寻找新的元素和化合物。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的周期规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辉。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门捷列夫无意识地应用了黑格尔的量变质变定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项功勋,可以与勒维烈计算未知行星海王星轨道的功勋相提并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