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怎么测电容(电容器的测量方法)

2022-07-09 09:26:55 来源: 用户: 

正常情况下,判断电容器主要靠观察判断和使用万用表。观察方法主要是指判断电容器是否有泄漏、爆裂或烧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电容器已经损坏。

1、固定电容器好坏的检测方法

用万用表测量0.01uF以下的固定电容时,由于其容量太小,我们只能定性检查电容是否漏电,内部是否短路或击穿。且其质量无法定性判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该用一个小电阻对其放电。然后选择万用表RX10k挡,用两个探针随意接触电容的两个引脚,然后观察万用表指针是否偏转,交换探针重新测量。

观察指针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双手要向右摆动,然后慢慢移向无穷远。如果测得的电阻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器已经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如果指针从头摆到尾,说明电容内部有开路。

对于0.01以下的固定电容的检测,也可以利用复合三极管的放大效应,采用附加电路的方法进行检测,选择两个渗透电流β在100以上的三极管组成复合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会被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得更宽,便于观察。先检查电容是否充电,再判断好坏。选择万用表RX10k档。然后将万用表的红色表笔和黑色表笔分别接在复合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上。观察指针偏转后能否回到无穷大。然后交换探针,再次测量。如果两次中有一次没有回到无穷大,证明电容已经损坏。

当两个探针分别接触到容器的两个引线时,指针先顺时针摆动(向右)(这个过程就是电容的充电过程),然后慢慢向左返回。手静止时的电阻值就是电容的漏电阻(R)。在测量中,如果指针远离无穷远,说明电容器漏电严重,不能使用。测量某些电容器的泄漏电阻时,某些电容器的指针回到无限位时顺时针摆动,说明电容器的泄漏比较严重。

2、0.01uF以上固定电容器检测方法

对于数值在0.01u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以直接用万用表的“Rx10k”块测试电容是否充电,是否有内部短路或漏电。首先将待测电容放电,选择万用表RX10k档,用两个探针随意接触电容的两个引脚,然后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偏转情况,交换探针重新测试,如下图所示。

观察指针的变化。正常情况下,两次测量的指针要先顺时针摆动(向右)(这个过程就是电容的充电过程),然后慢慢向左回到无穷大。如果测得的电阻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器已经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如果指针没有从头到尾摆动,说明电容两极之间存在开路。根据以上推断,电容基本正常。

3、电解电容器质量检测方法

电解电容器常见的问题有击穿、漏电、容量降低或消失等。通常可以通过检测电解电容在开路状态下的电阻来判断电解电容的性能。

电解电容器开路测量的步骤如下:

(1)首先用电烙铁取下被测电容,清洗电容的两个管脚,如图所示。

(2)检查电容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果有漏电和断脚,说明电容已经损坏。

(3)通过引脚的长度和电容侧的标识判断电容的极性,如图所示,电容的正极引脚通常较长,负极侧标有“一”(负号)。

(4)测量前对电容器放电。将万用表设在欧姆档RX1k,进行调零校正,如下图所示。

(5)将红色表笔接在电容器的负极引脚上,黑色表笔接在电容器的正极引脚上,观察万用表读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手先顺时针(向右)摆动(这个过程就是电容的充电过程),然后慢慢向左回到无穷大,那么待测电解电容基本正常。此时,如果手摆动到一定角度,那么只向后转了一点点,即测得的电阻值较小,说明电容器漏电严重,不能再用了。如果此时手完全没有摆动,说明电解电容的电解液已经干了,没有电容了。如果电阻为零,就说明电容器已经坏了。

电解电容的极性也可以通过比较测量结果来判断。如果不知道电解电容的极性,可以测量并记录两个管脚的电阻,交换两支笔再测量一次,比较两次测量值。通常电解电容正向电阻远大于反向电阻,电阻较高的初级黑笔接电解电容正极(电阻较高的初级红笔接正极用数字万用表测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