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广州七夕 七夕竟有26种玩法

2022-07-06 07:34:32 来源: 用户: 

广州七夕(七夕有26种玩法)

“广东人很幸运,灯一直亮到天亮。”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即将到来,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人们迎接节日的热情。为期一周的广州乔奇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邀请国内外游客和市民共进乔奇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

七夕之夜,广州塔将为广州乔奇文化节点亮浪漫之光,50位豆蔻少女将与父母一起完成“十五”重要人生仪式。

从车北朱村的“七妈”和“七妈崇拜”,到城市地标广州塔、庄严的女性成年人和婚礼仪式,传统与现代元素在传统的七夕节相遇,在城市中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跨越古今、传统与时尚的文化盛宴。

情人节,又称“乞巧节”,是传统的民间节日,起源于民间广为人知的“牛郎织女”爱情传说。今年恰逢广州乔奇文化节15周年,千年民俗也迎来了“庆喜事”的盛典。

自2005年首届广州乔奇文化节落户天河竹村以来,作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村乔奇已经从一个乡村民俗上升为一个造福于民的大型文化节,不断创新,走进现代生活,走近年轻人,成为平凡日子里的美好记忆。

15年来,人气的不断攀升,是传统文化乔奇新活力的最好注脚,也是“戚迹”时代乔奇文化节不断创新的动力。

新思路:广州乔奇文化节有26种玩法。

悠扬的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了朱存古香。在酷炫的光电技术下,舞者们手舞足蹈,演绎着朱村女岳复兴乞讨习俗的故事...在2日举行的广州乔奇文化节开幕式上,原创微舞剧《人们都梦想着建设天河》在天河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上演,获得阵阵掌声。

舞剧结合5G新风尚,利用光电技术呈现诸多与潮科技相关的信息元素。通过不同的演绎形式,展现了天河区在建设、发展和新时期的不同特色,以及年轻一代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情。

创新不止于此。在26个活动中,一种从传统到时尚的乔奇文化节新玩法被挂起。挂祈年灯,看宗祠剧,逛“鹊桥”,逛“朝晖市场”...2日,利用暑假来广州旅游的四川人周晓和朋友们在车陂朝晖市场玩得很开心。

周晓说:“我以为这是一个只有民俗的传统节日,但没想到会有吃的、看的、玩的、体验的。我们还去了‘鹊桥’,感觉这么美的景色就像在画里一样。”

除了传统的七夕民间工艺展示,自8月2日起,广州乔奇文化节车陂分会场还陆续上演了一系列潮玩活动,包括:东海岸社区七妈、七夕潮市、七夕灯谜祈祷、七夕汉服巡游、七夕文化表演、七夕表情运动日、中原祭祀、中原河灯会、中原晚会、中原公益文化创意市场、沙美宗祠乞讨等。

活力:几十万人邂逅古今“鹊桥”

夜幕降临,伴随着鼓声的节奏,龙狮游行带着几十名身着服饰的少男少女走在车陂涌旁的路上。在成千上万市民和游客的见证下,“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鹊桥”由龙溪桥装饰,桥上挂满祈福灯笼,写下下车的浪漫。

上周末,乔奇文化节今年首个分会场“车陂”人气“爆棚”。记者从车陂分会场主办方了解到,在2日至4日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有10万人前来体验七夕。车陂乔奇分会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线上名人打卡点”。

愿祈年桥的红灯星点点,桥下人潮拥挤,“朝晖”等文化创意活动迸发人气,成为本届乔奇文化节的独特场景,刷屏朋友圈,前来祈福过节、体验乔奇风情的人群络绎不绝。甚至有人说这种情况比电影《千与千寻》的场景还要好。

“作为乔奇第一村朱村的补充,今年设立的车陂分会场为乔奇传统文化创造了新的场景,并引入了‘鹊桥’‘朝晖’的应用场景,打造了文商旅空房,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广州天河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苏志军说。

在充满浪漫气息的传统节日七夕,除了传统的“鹊桥”之外,还有一个为单身男女量身定制、充满仪式感的不可或缺的“相亲会”,也成为了现代的“鹊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