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鱼的营养价值! 鱼肉的营养价值到底有多大?

2022-06-28 17:16:38 来源: 用户: 

鱼的营养价值!(鱼的营养价值有多少?)

鱼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它寓意美好,味道诱人,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养鱼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鱼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一)营养价值。

1.鱼类富含蛋白质,如黄鱼17.6%,带鱼18.1%,鲢鱼21.4%,鲢鱼18.6%,鲤鱼17.3%,鲫鱼13%。鱼所含的蛋白质完全是蛋白质,其中粗蛋白含量约为17%-20%。而且蛋白质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例最适合人体需要,容易消化吸收,氨基酸的组成也相对合适。所以适当吃鱼对于补充蛋白质会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在各种肉类中,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调节脂质代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适当食用鱼类可以对血脂水平的营养价值起到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3.鱼富含微量元素。如钙、磷、钾、碘、锌、硒、维生素A、D、B族维生素等。

(二)鱼各部分的价值。

1.鱼脑:鱼脑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DHA,俗称“脑黄金”,以及磷酯,有助于大脑发育,对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效果。

2.鱼鳔:鱼鳔古称“海参参”,与燕窝、鱼翅齐名。鱼鳔含有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能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延缓皮肤衰老。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食品。

3.鱼鳞:含有胆碱,可以增强记忆力。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可制成鱼鳞粉(冷冻)食用。

4.鱼尾和鱼骨:营养和鱼身的肉差不多。鱼骨确实有补钙的作用,但人们通常吃得很少,鲨鱼骨可以制成鱼骨粉。

5.鱼唇: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

6.鱼眼:维生素B1和DHA的含量略高。

1.鱼含有叶酸、维生素B2、深圳生命网的维生素B12等。,具有养胃健胃、利尿消肿、催乳、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对各种水肿、水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有效。

2.吃鱼对孕妇胎动和妊娠水肿有很好的效果。

3.鱼富含镁,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鱼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有养肝补血、滋养皮肤和头发的功效。

5.脂肪含量低,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鱼类的脂肪含量普遍较低,大多只有1%-4%,如黄鱼0.8%,带鱼3.8%,鲢鱼4%,鲢鱼4.3%,鲤鱼5%,鲫鱼1.1%,鳙鱼(鲢鱼头)只有0.9%。鱼脂肪大部分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有很长的碳链,可以降低胆固醇。

另外,鱼肉的肌纤维比较短,蛋白质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含水量也比较高。因此肉质相对鲜嫩,与禽肉相比,手感更柔软,更容易消化吸收。首先,可以看出,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口感好、易于消化吸收的优点。

第一,痛风患者。鱼、虾、贝类等食物富含嘌呤,而痛风则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因此,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所有高嘌呤含量的肉类和食物。缓解期应定量吃鱼和肉,禁止一次吃太多。

二是出血性疾病患者。鱼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深圳生活网,可以防止胆固醇附着在血管壁上,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非常有益。但过量摄入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三是肝肾功能受损严重。鱼富含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肾负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量食用鱼。

第四,服用某些药物的人。扑尔敏和苯海拉明是组胺受体拮抗剂,而鱼虾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在体内可转化为组胺。如果这些抗组胺药同时服用,会抑制组胺分解,引起组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第五,过敏体质的人。特别是因吃鱼虾而出现皮肤过敏的人,要谨慎吃鱼,避免再次引起过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