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安徽泗州戏文化介绍

2022-06-11 15:45:55 来源: 用户: 

泗州戏,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安徽泗州戏的文化介绍吧!

一、安徽泗州戏的角色

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为大学生、老学生、二头、小头、丑等等。它的表演在说唱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民间舞蹈表演,如“压花场”、“车舞”、“干船舞”、“灯光舞”、“跑驴”。

二、安徽泗州戏的压花场

“压花场”是泗州戏表演艺术的基础,分为“单压”和“双压”两种,具有鲜明、鲜明、大胆、有力的特点。艺术家跟老师学,是从八句话学会唱歌,从“压花场”表演。观众对“压花场”有严格的要求。演员在表演时,一定要注意手、眼、腰、腿、步的协调配合。比如女演员四角旋风式走路,看起来像风中摇摆的柳树,看起来像出水的芙蓉花,跳得很美。

三、安徽泗州戏花腔

泗州戏的唱腔源于当地民歌、劳动歌曲和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比如放牛种地,女人哭闹等等。,并吸收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加以改造和发展。泗州戏的唱法很随意,讲究自由和自由,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唱腔走”,以方便演员的发挥和创作。艺术家们也把这种形式称为“易信调”,这表明它有相当多的任性因素。

泗州戏有很多花腔曲调。同一个曲调,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唱法各不相同。同一个演员唱同一句歌词,很难规范定型。“易信调”是这部歌剧的最大特色。此外,在唱腔的降调中,女声往往提高八个八度,男声加衬词拖背声,也是其独特的风格。大部分节奏都是四分之一拍,除了大部分都是在室内乐后半段开始,还有连续分割的可变节奏,给人一种欢快、活泼、跳跃的感觉。但往往会让人觉得不确定,不稳定。由于歌唱的旋律与当地语言密切相关,歌唱中常出现音程跳跃,频繁的换位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四.安徽泗州戏的发展

如今,泗州戏的音乐一直伴随着电声乐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弦的图皮帕,经过多次改革和发展,先后产生了三、四、五、六弦的各种高中柳琴。除了这部剧的伴奏,还被国内外中西方乐队选用,影响很大。

泗州戏戏不多。传统剧虽然有80多种,但小剧、折子剧也有60多种。但经常上演或被人们喜爱的主要是小戏和折子戏,现代生活中的小戏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比其他剧更紧密。

以上是安徽泗州戏文化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