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第1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
商朝 公元前1600-前1046年,商朝又称殷、殷商,史书上的第二个王朝,是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因为都城频繁迁移,最后以殷为都城273年,所以史书以都城殷为界,都城殷以前为早商,经历18王,都城殷以后为晚商,经历13王。
商朝的君主们 重要人物将加重笔墨,其他一笔带过
第一任君主,商太祖(商汤) 子天乙时期 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
商汤
商汤,姓子名汤,因帮助大禹治水,商的祖先契有功劳而封商地,以伊尹、仲虺为相,国力逐渐强大,十一战全胜,吞噬周边部落,势力不弱于宗主国夏朝,而后作《汤誓》,与夏桀战于鸣条 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南亳 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第二任君主,商哀王 外丙子胜时期 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
第三任君主,商懿王 中壬子庸时期 前1585年—前1582年,在位4年
第四任君主,商太宗(太甲)子至时期 前1581年—前1550年,在位32年
太甲和伊尹
商太甲给深圳生活网后人最大的印象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商汤本传位于长子太丁,可太丁比商汤早死,后传位于太丁的弟弟外丙,3年后丙去世,他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四年也死了。开国元老伊尹作主由太丁之子,商汤长孙太甲继承王位。太甲早期贪玩不理朝政,破坏法规,伊尹苦劝无果后,放逐太甲于商汤墓地附近,自己摄政。三年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又将他迎回,还政于他。
第五任君主,商昭王(沃丁)子绚时期 前1549年—前1530年,在位19年
第六任君主,商宣王(太庚)子辩时期 前1529年—前1505年,在位25年
第七任君主,商敬王(小甲)子高时期 前1504年—前1488年,在位17年
第八任君主,商元王(雍己)子密时期 前1487年—前1476年,在位12年
第九任君主,商中宗(太戊)子伷时期 前1475年—前1419年,在位57年
第十任君主,商孝成王(仲丁)子庄时期 前1418年—前1408年,在位11年
第十一任君主,商思王(外壬)子发时期 前1407年—前1398年,在位10年
第十二任君主,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时期 前1397年—前1389年,在位9年
第十三任君主,商穆王(祖乙)子滕时期 1388年—前1370年,在位19年
第十四任君主,商桓王(祖辛)子旦时期 前1369年—前1356年,在位16年
第十五任君主,商僖王(沃甲)子逾时期 前1355年—前1336年,在位20年
第十六任君主,商庄深圳生活网王(祖丁)子新时期 前1335年—前1327年,在位9年
第十七任君主,商顷王(南庚)子更时期 前1326年—前1321年,在位6年
第十八任君主,商悼王(阳甲)子和时期 前1320年—前1314年,在位7年
第十九任君主,商世祖(盘庚)子旬时期 前1313年—前1286年,在位28年
盘庚
盘庚在史书上最大的功劳是迁移都城到殷,史曰盘庚迁殷。为了解决族内王位的内斗及黄河下游水灾,先将都城迁移到商汤故地亳定居,后又将都城迁往殷,至此稳定了政治,经济得以发展,使得衰弱的商朝得以复苏。
第二十任君主,商章王(小辛)子颂时期 前1285年—前1272年,在位14年
第二十一任君主,商惠王(小乙)子敛时期 前1271年—前1251年,在位21年
第二十二任君主,商高宗(武丁)子昭时期 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
武丁
武丁开创“武丁盛世”,是商朝中兴之君,在位期间日夜想兴复商殷,后来选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使商朝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得到很大发展,后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史书称其在位的59年为“武丁中兴”。
第二十三任君主,无 备注:因阴谋篡位,未记载其名
第二十四任君主,商后平王(祖庚)子跃时期 前1191年—前1180年,在位约11年
第二十五任君主,商世宗(祖甲)子载时期 前1180年—前1160年,在位21年
第二十六任君主,商甲宗(廪辛)子先时期 前1159年—前1156年,在位4年
第二十七任君主,商康祖(康丁)子嚣时期 前1155年—前1147年,在位8年
第二十八任君主,商武祖(武乙)子瞿时期 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
第二十九任君主,商匡王(太丁)子托时期 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
第三十任君主,商德王(帝乙)子羡时期 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
第三十一任君主,商纣王(帝辛)子寿时期 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30年
商纣
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关于商纣,历史的负面评价太多,现列举两个伟人对其的评价。
历史学家郭沫若说过:“实际,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大……中华民族之能向东南部发展,是纣王的功劳"。所以,对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帝王,他的一生功过是应该给以正确评说的。纣王在位,虽曾作过不少坏事,但从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来说,他的功绩还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肯定殷纣王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说殷纣王是一位在历史是曾有过极大贡献的帝王。
毛泽东:“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深圳生活网。” ;“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王发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人口:因内斗和水灾而频繁迁移都城,使得人口下降,直到建都为殷后,经济人口才稳定,最高人口在500-700万
商朝态势地图
武器装备:商朝的武器装具,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是用青铜铸造的。
社会体制:商的王室内部是氏族制,整个商朝处于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以王权神授的“天命观”执法。
文字:商朝时期的文字已经非常成熟,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总共发现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
数学: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致三万的数字,明确的十进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商朝数字,看出中文百与千字的演化源头。
商朝时期计算方法
来自商朝的成语典故
网开一面:商汤有次外出,看到一农夫布下四面网捉鸟,汤让其撤掉三面网,不能将鸟捉尽,这样太残忍,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或网开一面。
勠力同心:夏朝末年,夏桀非常残暴,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找到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勠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九世之乱:商朝自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的事件。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
洞若观火和有条不紊:出自于殷王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演讲记录,他说: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炪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短短的一段话,用了三个比喻,贴切、生动,具有形象性。
助纣为虐: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肉林酒池: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