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农村创业故事分享(我的农村创业经历)

2022-05-27 21:21:48 来源: 用户: 

2021年乡村振兴产业英雄案例征集

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所有用户和朋友的积极参与下

我们收到了上百个创业案例。

经过总结和选择

30位杰出的行业领袖脱颖而出。

现在进入投票阶段。

十大行业领袖投票。

将被授予一英亩土地。

振兴农村工业英雄荣誉证书

今天,我们先选取10个案例。

进行第一批投票

这些案例中,谁的农村创业故事让你感触更多?

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创业故事。

1// 李长明

我来自四川攀枝花米易。麻辣味属于四川,我的家乡是花椒和核桃的原产地之一。我在老家种了上万亩核桃和辣椒,现在一亩田卖货5年了。说情怀就是一句话:品质决定出路。

2// 郭建龙

我来自山西临汾隰县。这里最有名的是尤鲁梨和红富士苹果。我成立了一个合作社,种植了3000亩尤鲁香梨、1000亩富士苹果和5000亩高粱。我还经营了我们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比如蜜梨、高粱等。当初回老家创业,搞种植。现在一亩地我用了4年,也带动了当地一些贫困户脱贫致富。

3// 王爱斌

通过一亩田四年的平台,认识了全国各地的商家、电商、社区团购、代购、厂商、供应链、客户。通过看货、拍视频、拍照、下单、精挑细选、严把质量关、分级、分拣、包装、装车各种时令瓜果发往全国各地的市场、超市和客户,解决了我们产区水果销售难、稀有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同时也得到了果农和商家的好评和肯定!非常感谢这么好的专业农副产品平台!

4// 张甜芳

我来自山西运城夏县。产地的各种新鲜水果,平台上有各级商家的需求。场币只要使用得当,是可以销售一空的,就是客户自己也要分辨清楚。

5// 肖锋

我是四川南充南部县人。我成立了柑橘合作社,专营柑橘产品,种植面积700亩,年产量200万吨。通过一亩田接触了一些客户,通过一亩田平台认识了很多创业者。我也是16年回老家创业的。一路上有很多艰辛,但我从不放弃。

6// 刘铁强

2019年接触一亩田,2020年成为牛商通用户,利用一亩田平台,通过学习培训,成为一亩田栗子生蚝大卖家。年营业额突破500万,所售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栗子多次成为栗子之星,获得场币奖励。未来会继续在一亩田成长,把东北的特产带到各地,感谢一亩田平台的支持。

7// 张敬

一开始,我在网上搜索各大销售平台,看看哪个平台能更好地帮助我销售产品。最终我选择了一亩田,因为田友这种多种种植的,在一亩田上卖的很好,成绩也不错。通过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感谢一亩田的平台。

8// 田茂云

我来自湖北荆门钟祥市,我种植300亩雪红,带动农民种植3000多亩。一亩地5年,雪里红前期可以上市,在电商和菜市场成为抢手货。后期加工熟化半成品,用一亩地卖给全国各地的酱厂。年产值超过1000万,直接带动数万农民。

9// 许小林

2017年之前,在珠海工作。湖北老家的农产品一度滞销。我看着父母在地里干了一年,他们种的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当时有做代理的想法,但是不认识收货的人。我加入一亩田平台后,从连西瓜熟不熟都不知道的小白,到成立珠海惠农贸易有限公司,西瓜月销售额从10万斤到150万元不等。看到家乡父老乡亲出去高价卖农产品,我真的很开心。得益于平台带来的商机,今年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牛商,希望把好的农产品带到全国市场。

10// 刘小红

我叫刘小红,家在冀中平原。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父亲是我们村的农业技术员。他热情又乐于助人。他经常被村民叫到地里去指导。家里订阅了河北科技报,放学的时候我成了报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每次都认真看报纸,渐渐养成了习惯。以后我也会问爸爸很多技术问题来讨论交流。在潜移默化中,yo的心里悄悄种下了农业的种子,他的梦想已经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大家都说我有男人的身材,女人的头脑,所以被大家昵称为“红姐”。每天走在田埂上,检查病虫害,义务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不管谁有问题,只要喊一声“红姐”,我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业余时间热衷于创作带有农业情怀的诗歌,作品有300多首。《农民情怀》《在路上》《梦想》《保定歌谣》等诗歌获诗歌学会奖。

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困难,这些问题困扰着当地人民。看到地上的西瓜、辣椒等农产品卖不出去,“红姐”着急了。听朋友说可以利用网络销售后,他们联系了网络销售渠道,在网上找了一亩田平台,实时发布农产品行情,联系全国各地商家采购。饿了就吃一口泡面,困了就趴在电脑桌上睡一会儿。后来成功联系了全国30多家商家采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也得到了商家的认可,让农民兄弟尝到了甜头。

后来被授予“保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在美丽河北最美企业家评选展示活动中荣获“美丽河北最美企业家典型人物”荣誉称号。目前我们合作社种植100亩,辐射带动社员131人,种植2000多亩,年营业额600多万。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今后我将带领全体成员做辣椒深加工方面的研究,争取早日把深加工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谁的农村奋斗经历更能打动你?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