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

2022-05-25 19:38:10 来源: 用户: 

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

很多初中生学完酸、碱、盐总觉得化学真的很难!我不记得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了。很多方程我都不会写,解什么题都难!错了也是一塌糊涂!是的,酸、碱、盐都不容易学。有句话说“学好酸、碱、盐,化学容易”!

学pH和盐真的那么难吗?其实不然!你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你不知道酸、碱和盐知识中的规则。比如酸、碱、盐的反应方程式要背吗?决不!一个字“改变”就可以了。写起来很容易。这叫笨反应方程式,就是傻子也能写出来!还难吗?例如酸、碱、盐等的化学性质。,只要我们知道“成盐”的规律,就一定会知道。。。。。。

知道“1,2,3,4,5”会让你明白。

关注:一个原则和规律——交换原则,即“成盐”规律;两种反应条件——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三种物质的性质——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可以根据成盐规律推导出来;四种水溶性物质——钾、钠、铵和硝酸盐;五种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

一、一个原则——交换原则:

(1)直接交换

几乎所有酸碱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两者都是位置的交换。

比如硫酸铜的两个性质:

例如,1: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都很重要,都是交换后写的(你一定很熟悉物质的价态和溶解度)。

①锌和稀硫酸②氧化铁和盐酸③氯化钠和硝酸银

④硫酸钠和氯化钡⑤碳酸钠和盐酸⑤碳酸钠和石灰水

⑦石灰水和硫酸铜⑦氢氧化钡和硫酸⑨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一起加热。

即:①实验室制氢:Zn+H2SO4 = ZnSO4+H2

②除锈:fe2o 3+6hc l = 2fec L3+3h 20③氯离子检查:NaCl+agno 3 = AgCl←+nano 3

④测试SO4-离子:Na2SO4+BaCl2=BaSO4↓+2NaCl ⑤测试CO32-离子:Na2CO3+2HCl = 2NaCl+H2O+CO2

⑥纯碱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⑦波尔多液:Ca(0H)2+CuS04=Cu(0H)2↓+CaS04

⑧中和反应:Ba(0H)2+H2SO4=BaSO4↓+2H20⑨测试NH4+离子:2na oh+(NH4)2s 04δna2so 4+2h2o+2nh3 =

(2)间接交换有些反应可以理解为交换前的结合。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可以理解为:

C02 + H20 = H2C03

+ 2Na0H+H2CO3=Na2CO3+2H20

CO2+2NaOH = = na2c 03+H20

2.例如,写出以下反应的方程式(提示S02+H20 = h2so 3+H20 = h2so 4):

①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②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④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

答:①C02+CA(OH)2 = CAC 03↓+H20②C02+2k OH = k2c 03+H20

③S02+2NaOH = Na2SO 3+H20④S03+2NaOH = Na2SO 4+H20

膨胀:一个定律——“成盐”定律

盐的酸碱反应大多符合“成盐”规律:即涉及酸、碱、盐的反应往往生成盐,否则就是错的。比如CuO变成Cu(OH)2,有的写2NaOH+CuO≠Cu(OH)2↓+Na2O,有沉淀。实际上,它不起作用。氧化物和碱不能这样反应,没有这个性质。可以理解,正是因为没有成盐,所以才没有反应。2NaOH+Al203==2NaAl02(偏铝酸钠)+H20因成盐可反应。根据“成盐”规律和“金属离子+酸根-组成→盐”,可以推导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比如酸的化学性质,因为酸中含有酸根,要与含金属的物质结合才能“成盐”,所以酸的化学性质是它能与含金属的物质发生反应。含金属物质有四种: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盐。因此,酸的一般性质有五种(另一种是与指示剂的反应)。下面将逐一介绍“三”。

二.两种反应条件

根据:金属活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钯(氢)铜汞银铂金

可以用谐音趣味记忆法记住:嫁给那个漂亮的女人,心铁(输了)喜欢欠爱情,(你欠了多少?)一共一百斤。

(一)置换反应的条件

1.金属+酸的反应条件:

前金属,非氧化性酸(如硝酸和浓硫酸是氧化性的,不会产生氢),铁生成亚铁盐。

例如,下列物质可以反应生成氢气吗?如果你能回答,写下等式,如果你不能,解释原因。

①铁+盐酸=②铜+硫酸= ③铁+硝酸=

答:①能量Fe+2HCl =二氯化铁+H2↓②H后Cu不反应③硝酸氧化,不产生氢气。

2.金属+盐的反应条件:预定位后,盐必须溶解,K Ca Na做不到(太活泼,不能和水反应)。

例4:下列物质能反应取代金属吗?如果你能回答,写下等式,如果你不能,解释原因。

①铁+硫酸铜=②铜+硫酸锌=③铜+氯化银=④钠+硫酸铜=

答:①可以是Fe+CuSO4=Cu+FeSO4 ②Cu+ZnSO4≠因为Cu没有Zn那么活泼③Cu+AgCl≠因为AgCl不溶于水④2Na+CuSO4≠因为:2na+2h2o = 2noh+CuSO4 = Cu (OH

(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配方:双交换,不变价,产气、出水、沉淀;盐-盐和盐-碱必须是可溶的,但弱酸不能使其变强。

例5:下列物质能起反应吗?如果你能回答,写下等式,如果你不能,解释原因。

①Fe2O3+H2SO4=

②Ca(OH)2+Na2CO3=

③KOH+Na2CO3=

④碳酸钡+Na2SO4=

⑤Cu(OH)2+Fe2(SO4)3=

⑥氯化钙+H2CO3=

分析:①fe2o 3+3h2so 4 = Fe2(SO4)3+3H2O②Ca(OH)2+na2co 3 = CaCO3↓+2NaOH

③ No 2KOH+Na2CO3≠2NaOH+K2CO3无气、无水、无沉淀。

④BAC O3+na2so 4≠baso 4↓+na2co 3 BAC O3不溶于水。

⑤3cu(oh)2+Fe2(SO4)3≠3c uso 4+2fe(oh)3↓Cu(oh)2不溶于水。

⑥ CaCl2+H2CO3≠CaCO3↓+2HCl不能使用,因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

第三类和第三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1)酸

根据“成盐”定律,酸的化学性质是能与含金属的物质发生反应。

1.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活性金属→盐+H2 h2so 4+镁=硫酸镁+H2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3H2SO4+Fe2O3 = Fe2 (SO4) 3+3H2O

4.酸+碱(金属+OH自由基)→盐+水3H2SO4+2Al (OH) 3 = Al2 (SO4) 3+6H2O

5.酸+盐(金属+酸根)→盐+盐酸+硝酸银=氯化银+硝酸

(2)碱

因为碱含有金属离子,为了“成盐”,必须与含有酸根或能形成酸根的物质(如非金属氧化物甚至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因此,碱的化学性质与酸根有关:

1.碱性溶液可使紫色视紫红质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碱+非金属氧化物(可形成酸根)→盐+水2NaOH+Si02 = Na2Si03+H20

3.碱+酸→盐+水NaOH+HCl = NaCl+H20

4.碱+盐→新碱+新盐BA (OH) 2+Na2CO3 = 2 NaOH+BAC O3 ↓

(3)盐

因为盐中既有金属离子,也有酸离子,所以盐可以与含有酸和金属元素的物质反应生成盐。

1.盐+金属→盐+金属2agno3+Cu = 2ag+Cu (NO3) 2

2.盐+酸→新盐+新酸Na2CO3+H2SO4 = Na2SO4+H2O+CO2

3.盐+碱→新盐+新碱三氯化铁+三nah = 3NaCl+Fe(OH)3↓

4.盐+盐→新盐+新盐CuSO4+bacl2 = baso4 ↓+cucl2

定律:盐1+X1→盐2+X2,即反应物和产物的种类保持不变,这也是成盐定律的结果。

四种或四种水溶性物质

溶解度公式:钾、钠、硝酸铵(K、Na、NH4、NO3)均可溶,硫化钡(硫酸钡,想象三国刘备)不可接受,Ba溶于碱。即记住四种可溶性物质,再记住三种特殊物质:AgCl、BaSO4、Ba(OH)2。

也可以看出,三种强酸(HCl、H2SO4、HNO3)的盐相对易溶;碳酸盐、磷酸盐和碱大多不溶。

膨胀:酸溶性

大多数水不溶性物质可溶于酸。例如,碱和碳酸盐的沉淀可以溶解在硝酸、盐酸等中。

例如:Cu(oh)2+2hcl = CuCl 2+2h2o CaCO3+2hno 3 = ca(NO3)2+H2O+CO2

但氯化银和硫酸钡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因为:AgCl+HNO 3≠HCl+agno 3≠baso 4+2hno 3≠Ba(NO3)2+h2so 4(无气体、无水、无沉淀,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

6: ⑴下列物质中,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①nh4hc 3②KCl③na2co 3④Mg(NO3)2⑤AgCl⑥baso 4⑦baco 3⑧ag2co 3⑨Ba(OH)2⑩Cu(OH)2

?Among下列物质中,能溶于水的是()

a、CO2 CaO Na20 Fe2O3 B .氯化铜BaSO4 Mg(OH)2

C.氢氧化钾氯化银氯化铜氧化钡氢氧化钡氯化铵碳酸钾

答:(1) 5、6、7、8、10 5、6 (2) d

5.五种物质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下图(连接为相互反应,箭头为转化):

你能看到各种线条代表的反应类型吗?

是的,粗线是结合反应,粗虚线是分解反应,细线是复分解反应,细虚线是置换反应。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物质的性质、关系和制造方法。。。比如性质,碱和右上右下的物质相连,能反应的就是碱的性质。。。其他人也是如此。

㈠关系

行:表示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钠→Na2O→氢氧化钠→氯化钠

说明:按照金属活性的顺序,Mg之前的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Mg之后的碱可以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例如铜(OH) 2δ CuO+H2O

有:1。金属+非金属→盐。

Mg+Cl2点燃MgCl2

2.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

氧化钙+二氧化硅高温氧化钙

3.酸+碱→盐+水NaOH+硝酸= nano3+H2O

4.盐+盐→盐+盐CuSO4+bacl2 = baso4↓+cucl2

倾斜方向为:1。金属氧化物+酸→盐+水Cao+H2SO4 = CaSO4+H2O。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② SO2+Ca (OH) 2 =硫酸钙+H2O

3、盐+酸→盐+酸4、盐+碱→盐+碱

两面:1。金属1+盐1→金属2+盐2Cu+2AgNO3 = Cu (NO3) 2+2AG

2.金属+酸→盐+氢:铁+硫酸=硫酸亚铁+H2

(二)各种物质的制备

例如,盐的制备从反应产生的盐中,我们可以看到盐的制备包括:

(1)金属1+盐1→金属2+盐2 (2)金属+酸→盐+氢(3)金属+非金属→盐。

(4)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5)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6)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7)酸+碱→盐+水(8)酸1+盐1→酸2+盐2。

(9)碱1+盐1→碱2+盐2(10)盐1+盐2→盐3+盐4共10种,称为十大成盐规律。

例如,硫酸铜的制备如下:

①h2so 4+CuO = cuso 4+2H2O②h2so 4+Cu(OH)2 = cuso 4+2H2O③h2so 4+cuco 3 = cuso 4+2H2O+CO2←

④ag2so 4+氯化铜=硫酸铜+2Ag cl↓⑤铜+ag2so 4 =硫酸铜+2Ag⑥SO3+氧化铜=硫酸铜

⑦SO3+铜(OH) 2 =硫酸铜+H2O ⑧ 2h2so4(浓缩)+铜=硫酸铜+2h2o+SO2等。

同样,我们也可以介绍碱、酸、氧化物等的制备。

学好以上五点后,化学就容易学了。

1345,上山打虎。学好“12345”,化学就不会有障碍。

欢迎使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学高分征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