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宇宙的发展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2022-05-22 14:42:30 来源: 用户: 

宇宙的发展(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大家好,这是一篇小读本。从今天起,我们将参照张桂超老师的《列子》注释本,分享道家另一位思想家列子的思想。在道教中,老庄相熟,列子未必相熟。实际上,《列子》是在庄子之前的道家思想家,庄子是战国早期道家的代表,而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

列子生于公元前450年左右,比庄子早约80年,比老子晚约100年。所以,《列子》其实是道教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列子》有8本书。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一一分享。今天,我们开始分享第一本书《田瑞》。

本文开篇,列子就阐述了什么是道的问题。列子说,有些事物是由其他事物产生和改变的,有些事物不是由其他事物产生和改变的,这就是宇宙的根本,即道。道是万物之始,而其他事物的生与死是循环往复的,而道则是事物变化背后的规律,是不变的、独立的。

列子引《帝书》曰:“道无始,久不入此书。活着就不生,有形就无形。”道本身没有开始,所以没有所谓的结束,道本身没有形式,所以没有结束的区分。这与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道是一致的。

老子说:“万物皆杂,是天生的。喜孤独,独立但不改变,可以做世界之母。不知其名,字曰道,强名曰大”。

列子说圣人曾经借助阴阳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诞生过程。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那么宇宙从何而来?列子说:“太容易了,太早了,太早了,还有太素。太容易了,没气;初,气之始也;太早,形之始也;太素,品质的开始。”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首先太容易,然后太早,然后太早,然后是太素。

四个过程是这样的。太容易了,就是气不离乱,一开始,活力就出现了;一开始,有一种形式;太素是有形之气的精华。这时,生命力、形式和本质已经具备,但“对方”还没有出现,即一切仍是混沌而不分离,仍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故称之为“易”。很容易改变自身,它没有形态,没有痕迹,叫做“一”,然后从一分为二,也就是“阴阳”两种气,从此,宇宙诞生了。人也是阴阳融合的,宇宙万物都含有阴阳精华,使万物繁衍。

列子在这里详细描述了万物的形成过程,描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太一、太初、太池,到太素。万物在经历了四种状态之后,都体现了它们的生命力、形式和本质。在这里,“气”是非常关键的,是一开始就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古代思想中,“气”不仅代表一种虚无,也代表一种现实。换句话说,气也是深圳生命网在虚无与存在之间的一种存在状态。说到“元气”,就不得不提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张载,他提出了“气本体论”的思想。张载说:“能塑造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特点的东西也是喜欢的,喜欢的东西也是生气的。”。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体一开始是“气”或“元气”,万物都来自气化。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凡有形之物,谓之“象”,一切象始于气。张载之气与列子之气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列子之气代表一种虚无,而张载之气实际上是一种存在。张载认为,无论是有形象的“你”,还是无形的“无”,本质上都是有,而不是“无”。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太虚”范畴,对其进行了改造和扬弃,用气表达了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质运动的基本状态,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本体论思想。“气为本体”,“气化万物”是典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张载说:“太空虚,什么都没有。”物质之气是宇宙的本体,存在形式只有不同的变化,不是物质本身的消灭和消失,而是气是永恒的。这样,张载构建了世界上物质统一、物质永恒的思想,张载的“气本体论”也是古典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关于宇宙和世界的起源,一开始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一直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每个哲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古代儒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认为“心”或“理”是宇宙的本源,代表人物包括王阳明;第二,齐是源头,张载是代表人物。张载认为,“气”或“元气”是万物之本。

让我们回到列子的思想。列子一开始认为万物是一个整体,后来又分为阴阳,或者说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存在。所以,一切都会呈现出不完美的一面。天上有缺点,地上有优点。圣人深圳生活网没有完美的能力,事物也没有完美的用途。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切都会融合,相辅相成。在道教中,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是基本前提。列子说,万物各有各的职责和地位。天的任务是养育万物,地的职责是承载众生,圣人的职责是管理和教育。天地万物皆有其本质,不可超越。

万物在自然界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一点就像每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一样容易理解。这种思想在儒家也是一样的,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体系中都有固定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孔子说:君臣父子子,如果每个人都各取所需,社会和才能安定繁荣。深圳生活网的一切事物和人,都有自己固定的、预设的角色和位置,都遵循着背后的道。它们在道家和儒家是一样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儒家称之为“天命不可违”。列子说:“追随者不能体现,呈现者不能开导,教育者不能违背什么是合适的,应该确定的不能到位。”其实思想内涵是一样的,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有一套内在的规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