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百科 >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的产生是什么原理

2022-05-21 18:49:52 来源: 用户: 

浮力的原因(浮力的原理是什么)

浮力

浮力:结合图形分析

比较图A和图B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显示出F A和F B,这是什么意思?

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2)铝块浸入水中的浮力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f浮点= g-f = 2.6n-1n = 1.6n。

通过这个实验,得出浮力为:F浮= g-F。

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叫做称重法。

浮力

1.液体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施加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

2.符号:F浮点

3.浮力方向:垂直向上

4.浮力施加物体:液体

5.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

6.浸没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浮力的产生

四边压力关系

向前=向后=向左=向右

上下两侧压力的关系

* p向上> p向下

∴向上>向下

浮动=向上-向下

浮力的原因

浮力是由液体引起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引起的。

(该压力差是液体对浸没物体产生的浮力)

浮动=向上-向下

(1)探索浮力与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想法: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体积,改变浸入液体的深度。

如图所示,从位置3到位置4,弹簧测力计的指示不变,表示物体的浮力不变。

结论: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2)探索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与体积的关系。

想法: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浸入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从位置1→2→3,物体慢慢浸入水中的不同位置,弹簧测力计的指示变小,浮力变大。

结论:在同一液体中,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探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想法:控制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在从水中的4个位置到盐水中的5个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指示变小,表明物体的浮力变大。

结论:

当物体排出的液体体积不变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其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锻炼

1.将物体浸入湖水中,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物体上的压力增加

B.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增加

C.物体上下表面之间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的浮力是恒定的。

回答:ABD

2.相同质量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两个球同时浸入水中。如果挂铁球的指示灯变成F1,挂铝球的指示灯变成F2,那么()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

答:答。

免责声明:本文摘自《中考物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删除。谢谢大家!

收集0条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