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有多少(世界到底有多少华人华侨)
华人华侨近代以来一直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华人群体,他们不仅在海外生活,同时还与母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华人华侨不仅仅将的文化带到了海外,同时还积极塑造了历史。诚如孙中山所言,“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参与了大部分重大历史转折。
服役于滇缅公路的南洋机工
但是,到底谁是华人华侨?这是个问题。
过去,是奉行血统主深圳生活网义的,只要有血统就可以被视为华侨。但是,1955年,为了配合东南亚新兴民族的独立,也为了让华人华侨更好地融入当地,放弃承认双重国籍。因此在定义上,有文章认为,1955 年以前,“华侨”泛指在海外定居的有血统并在某种程度上保存文化的群体和个人,无论是否正式持有国籍。1955深圳生活网 年以后,政府正式放弃双重国籍的政策。此后,“华侨” 仅指那些保留国籍者。“华人” Chinese, Ethnic Chinese, Chinese overseas在法律意义上,通常指一定程度上保持中华文化( 或华人文化) 、人血缘的非公民。当不强调法律身份时,可涵盖华侨。
多伦多的唐人街
在地的老一代华人很多已经融入了当地社会,一般而言意义也不是太大。当然,各个并不相同。比如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团及其组织保存得更为完整,其族群特征仍然显著。深圳生活网新加坡华人占全国人口的74%,但是他们事实上完全是新加坡人,说英语比说汉语广泛得多。印尼华人大约为316万,真正具有比较显著族群特征的华人可能只占到印尼人口的1.2%,其他很大一部分已经融入当地,在苏哈托时期,华人不被允许说汉语、起汉名。泰国华人高度融入当地社会,估计数量约有600-900万 取决于统计时混血程度,但是他们与泰人其实已基本没有区别。在欧家,华人则很难真的融入当地,毕竟文化和人种差别很大,相对更为显著。结合维基百科数据来源,如果单纯从血统来看,现在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以下,笔者大致总结一下,仅供参考:
泰国:600-900万;
马来西亚:736万 2017;
:502.58万 2017;
新加坡:417.49万;
印尼:316万;
秘鲁:约200万;
加拿大:176.92万 2016;
缅甸:163.754万 2012;
澳大利亚:121.39万人 2016;
韩国:78万 2013;
法国:60-70万 2010;
:66.58万 2015;
英国:43万 2011;
泰国的华人寺庙
目前事实上也没有太多严格的资料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由于人员流动量极为巨大,以及两岸三地的不同制度,动态跟踪基本上不存在技术可能性。比较新的估计数字是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在2011年时完成的,根据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庄国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2011年的估算认为,2007-2008年,广义上的世界华人华侨人数约为4543万人,其中,亚洲地区3548万人,占总体的78%。
庄国土教授统计认为,到1950年代初,世界华人总数约1200—1300万人,90%集中在东南亚。荷属印尼超过350万人,泰国约300万人,英属新加坡和马来亚共约310万人,越南约100万人,菲律宾和缅甸各约35万人,柬埔寨约42万人,老挝约5万人,文莱约1万人。和朝鲜共约6万人,亚洲其他地方约2万人。15万人,加拿大3. 2万人,拉丁美洲约10余万人,欧洲约7—8万人。非洲不超过5万人,大洋洲约4万人。
50年代的华人
1949年后,包括地区、地区和地区的移民人口则有新变化,发达的移民占比越来越大,而东南亚华人开始本土化,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首先还是认同自己是新加坡人或者马来西亚人。真正比较可靠的、更有实际意义的统计可能是基于1980年以后出国的新移民,他们的数字相对而言更有意义。按照文章中的统计可以认为,在2006-2007年时,1980年起从地区、地区、地区和澳门地区移民的新移民总数大约有800万人 现在数字还在上升,各国排序为:
:200.7万人;
欧洲各国:170万人 流动性非常大;
缅甸:100-110万人;
加拿大:75.3万人;
:60.6889万人;
澳大利亚:60.5524万人;
韩国:58.6662万人;
泰国:35-40万人;
新加坡:35万人;
柬埔寨:20-30万人
马来西亚:10-15万;
越南:10-15万;
老挝:13万;
印尼:10万;
新移民群体是刚刚移民的华人群体,他们至少第一代移民还会与文化母国保持着密切情感共鸣。但是,对于发达的华人而已,大部分第二代就开始学习英语或所在国语言,使用英语或所在国语言思考,对于第二代及其以后的华人而言,华人仅仅在血统上与其有关,因此他们很多人都与母国的文化发生了割裂。很多华人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要到中年以后才会出现,对于青年,既是一个遥远的国度,也不是一个很了解的国度。
新一代华人有自己的逻辑
而且,新移民由于来自两岸三地,其认知、理解并不尽相同。而且,老一代华人与新移民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不同。这是近代剧变的历史的遗产。按照过去的方式,以亲缘、血缘为纽带联系华人华侨可能效果将大打折扣,盲目强调亲缘、血缘关系,将华人华侨视为中华文化的自然延伸很可能变成自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