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了,很多关于汽车的适不适合自己很生疏,现在汽车当中的一些知识点也成为了一大热门,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针对真实续航真七座 试驾上汽大众ID.6 X来进行一个介绍以便大家能够更了解到汽车相关的一些知识。
ĠĠ尽管在上海车展时我已经对上汽大众ID.6 X进行了静态解析,并在不久前对ID.4进行了一周的深度试驾,但当我与ID.6 X重逢时却依旧颇感惊喜。
ĠĠ忍不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组观点,了解我的朋友应该会有印象。十年前随着3G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潜意识希望手机能够带来不同的体验,而手机这种小型电子设备的使用习惯也不难更改,于是智能手机瞬间击败了“老年机”。而对于汽车这样需要用尽全身的每个细胞去操作的产品,消费者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忘掉传统用法,甚至许多消费者连“新能源”三个字都有所抵触。
ĠĠ那么大众这样的老江湖又是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呢?是如何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来看看ID.6 X究竟有着怎样的表现。
ĠĠ虽然ID.家族的车型都是基于MEB平台正向研发的,但它们都并未采用主流的极简化设计思路。ID.6 X仍然在车头标识两侧保留了封闭式的黑色格栅,并嵌入了两条平行光带与两侧大灯相连。我们常说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正是从一些独特的细节中解读出来的——整个前脸会让人很自然地知道它“姓”大众。
ĠĠ如果说ID.6 X只是对ID.4 X(配置|询价)进行了简单放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大灯组整体变得更加圆润,“内眼角”采用了3个更大的LED光源,时尚感略减但气势提升非常明显。ID.6 X的大灯组依旧标配了IQ.Light智慧安全灯光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夜间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并防止眼疲劳。
ĠĠ下格栅采用了镀铬点阵式的参数化设计,为身为新能源车型的ID.6 X带来了几分应有的科技感。整个底部包围的面积占比同样要大于ID.4 X,使得整个车头视觉上更加昂扬,无疑又为ID.6 X增添了几分硬汉气质。
ĠĠ侧面线条非常平滑,修长的车身让这台大家伙并不会显得圆润臃肿,后轮上方折痕明显而锋利的肩线大幅提升了运动感,悬浮式车顶的设计则会为它收获更多来自年轻人的喜爱。车身尺寸方面,ID.6 X长宽高分别为4876/1848/1680mm,轴距达到了2965mm,是一台非常标准的中大型SUV。
ĠĠ本次试驾车型依旧为PRO极致长续航版,了解ID.家族的朋友应该会猜到它的驱动方式、动力参数及续航能力,我们稍后逐一具体聊。
ĠĠ与美其名曰“降低风阻”的门把手不同,ID.家族车型都采用的是半隐藏式门把手,在门把手内侧加入了一个触摸按键,轻轻一抠便能轻松解锁车门。如果亏电怎么办呢?只需“大力出奇迹”地用力一抠,整个门把便能全部打开并露出下方锁孔,随后便可使用物理钥匙芯解锁车门。
ĠĠ双五辐低风阻轮毂造型颇为时尚,可以很好地降低车侧的视觉重心。PRO版车型采用的是韩泰品牌的万途仕S1evo3,是一款表现均衡的中高端轮胎。为了尽可能减小能量损耗,ID.6 X前后轮胎采用了两种不同规格,同样以本次试驾车型为例,前轮胎规格为235/50R20,后轮胎规格为265/45R20。
ĠĠ不少品牌会将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的充电口分开设计,而到ID.家族这里则根本不用纠结,快、慢充电口统一位于右后侧,而且直接用中文告诉你交流还是直流。
ĠĠ在新能源车型上“烂尾”现象时有发生,过于追求精简会使得车尾没有任何记忆点。而在ID.6 X这里则处理得十分到位,整个车尾同样能够看出燃油车型的一些设计,上下凹凸有致非常富有层次感,厚重的保险杠在增强力量感的同时也让视觉上增添了几分安全感。
ĠĠ整个外观最为醒目的无疑是尾灯,内部光源十分精致,3个“L型”光源叠放设计充满科技感。
ĠĠ头、尾处的“VW”车标均可点亮,前白后红,同样能够将ID.家族与大众的传统燃油车型很好地进行区分。 下一页阅读全文